一、建造原始取得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于2020年5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建造是屬于原始取得,不依附他人的所有權,或者是一直根據直接取得所有權,根據法律的規定,因一定的法律事實,財產所有權第一次產生或者不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權和意志為根據,而直接取得所有權。
物權的原始取得又稱物權的固有取得,是指民事主體非依據他人的權利及意思表示而直接依據法律規定取得物權。物權的繼受取得又稱為物權的傳來取得,是指基于一定法律事實,依賴于他人意思表示而取得物權。
二、原始取得主要形式
中國的原始取得主要形式包括:勞動生產、收益、孳息、添附、無主財產、拾得無主物、失散的飼養動物、先占、善意取得、沒收、征收、稅收。
1、原始取得勞動生產
指民事主體通過自己的勞動生產活動獲取勞動產品,以及通過擴大再生產取得其所創造的勞動產品。
2、原始取得收益
指民事主體通過合法途徑取得的物質利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等收益。
3、原始取得添附
民事主體把不同所有人的財產或勞動成果合并在一起,從而形成另一種新形態的財產,如果要恢復原狀在事實上不可能或者在經濟上不合理,在此情況下,則要確認該新財產的歸屬問題。
添附主要有混合、附合和加工三種方式。
混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財產互相滲合,難以分開并形成新財產。
附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財產密切結合在一起而形成新財產,雖未達到混合程度,但非經拆毀不能達到原來的狀態。
加工,是指一方使用他人財產加工改造為具有更高價值的新的財產。
在上述情況下,關于新的財產所有權的歸屬,應由當事人協商處理,或歸一方所有,或歸當事人共有。如果不能達成協議,應歸給新財產添附價值量的一方所有,但他要向原所有人給付適當的經濟補償。如果取得新財產所有權的一方的添附行為出于惡意,即明知是他人的財產而進行加工,或有其他故意或過失行為,則原所有人除有權向他請求經濟補償外,還有權要求 他賠償因添附所造成的損失。
4、原始取得沒收
國家根據法律、法規采取強制措施或強制手段,剝奪資本。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民法典》物權編它所作出的規定主要是關于所有權的相關的權益,比如說這個所有權的取得的方式不同也會直接關系到他后續的一系列的問題,包括有原始取得,原始取得的方式,主要還是不會借助他人的意志和直接取得。
原始取得商標需要使用備案嗎
商標權的原始取得采取什么原則
善意取得是原始取得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工傷鑒定一季度可以鑒定幾次
2021-02-25二手房押金能退押金嗎
2021-03-16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是私營企業嗎
2020-12-20探望權可以拒絕嗎
2021-02-23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雇主責任險賠償金應給出事的雇員還是雇主
2020-11-29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點
2021-01-16選擇保險公司三要素
2020-12-10新農村建設只能是給安置房嗎
2021-02-06征地沒有給補償款,該怎么維權
2020-11-29拆遷房產證和增宅房產證稅收有升么區別
2021-02-25拆遷過程中瀆職犯罪損失如何認定
2021-03-02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有哪些權利
2020-11-09如何合理化做好房屋拆遷估價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