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科技運用和創新的飛速發展,為人們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同時也為犯罪分子實施網絡詐騙犯罪行為提供了更多選擇,網絡詐騙的犯罪分子利用互聯網絡的特點,精心設計和編排了一系列新型詐騙手段,使廣大網民防不勝防,稍有不慎就落入了犯罪分子的陷阱,那么,目前網絡詐騙形式有哪些種類呢?
1、發送電子郵件,以虛假信息引誘用戶中圈套。不法分子大量發送欺詐性電子郵件,郵件多以中獎、顧問、對賬等內容引誘用戶在郵件中填入金融賬號和密碼,或是以各種緊迫的理由要求收件人登錄某網頁提交用戶名、密碼、身份證號、信用卡號等信息,繼而盜竊用戶資金。
2、建立假冒網站騙取用戶賬號密碼實施盜竊。不法分子建立起域名和網頁內容都與真正的網上銀行系統、網上證券交易平臺極為相似的網站,引誘受騙者輸入賬號密碼等信息,進而竊取用戶資金。
3、利用虛假的電子商務進行詐騙。不法分子在知名電子商務網站發布虛假信息,以所謂“超低價”“免稅”“走私貨”“慈善義賣”等名義出售商品,要求受騙者先行支付貨款達到詐騙目的。
4、利用“木馬”和“黑客”技術竊取用戶信息。不法分子在發送的電子郵件中或在網站中隱藏“木馬”程序,在感染“木馬”計算機上進行網上交易時,“木馬”程序即以鍵盤記錄方式獲取用戶賬號和密碼。
5、網址詐騙。不法分子設計的詐騙網站網址與正規網站網址極其相似,往往只有一個字母的差異,不仔細辨別很難發現。當用戶登錄虛假網站進行資金操作時,其財務信息將泄露。
6、破解用戶“弱口令”竊取資金。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用戶貪圖方便、在網上銀行設置“弱口令”的漏洞,從網上搜尋到銀行儲蓄卡卡號,進而登錄該銀行網上銀行網站,破解“弱口令”。
7、手機短信詐騙。由儲存手機號碼的電腦控制的手機短信“群發器”大量發出虛假信息,以“中獎”“退稅”“投資咨詢”等名義誘騙受騙者實施匯款、轉賬等操作。
綜上所述,關于網絡詐騙形式目前是千門百類、千差萬別,根據其形式和特點,主要包括以虛假中獎信息誘騙網民的賬戶信息和密碼,盜取受害人資金,建造釣魚網站和軟件盜取受害人的網上銀行賬號、密碼實施詐騙,以不合理低價誘導網民騙取購物款,模仿大型網站網址設立詐騙網站騙取用戶的資金賬戶和密碼。
詐騙罪的形式處罰是什么?
詐騙罪量刑司法解釋
詐騙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留置他人動產有效嗎
2020-11-18交通事故碰到人如何處理
2021-02-28調解離婚如果不同意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2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8香港騙子雇內地人挖眼自殘騙保險金
2021-01-05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