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精神工傷保險是一種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實行的。
工傷保險的保險目的是保障受傷害職工的合法權益,以便妥善處理事故和回復生產,維護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社會安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根據該規定,勞動者因工傷事故受到人身損害,有權向用人單位主張工傷保險賠償,如果所受人身損害系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所致,勞動者同時還有權向第三人主張人身損害賠償。因為人的生命健康權益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因此,第三人侵權造成他人身體傷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侵害人依法享有獲得賠償的權利。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構成工傷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享有工傷保險賠償請求權,因第三人侵權享有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二者雖然基于同一損害事實,但存在于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之中,互不排斥。
首先,基于工傷事故的發生,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形成工傷保險賠償關系。國家設置工傷保險制度,目的是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為本單位全體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因工傷事故受到人身損害的職工有權獲得工傷保險賠償、享受工傷待遇。因此,只要客觀上存在工傷事故,就會在受傷職工和用人單位之間產生工傷保險賠償關系,確認該法律關系成立與否,無需考查工傷事故發生的原因,即使工傷事故系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所致,或者是由于受傷職工本人的過失所致,都不影響受傷職工向用人單位主張工傷保險賠償。
其次,基于侵權事實的存在,受傷職工作為被侵權人,與侵權人之間形成侵權之債的法律關系,有權向侵權人主張人身損害賠償。侵權之債成立與否,與被侵權人是否獲得工傷保險賠償無關,即使用人單位已經給予受傷職工工傷保險賠償,也不能免除侵權人的賠償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獲工傷賠償又要求侵權賠償是有法律依據,當事人是可以同時主張工傷賠償和侵權行為賠償的,這是不沖突的。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怎么去法院申請行使留置權
2021-01-02行政案件回避的適用是怎樣的
2021-03-17農民進城買房會被認定為空掛戶嗎
2021-01-03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2021-02-09注銷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7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第三者強制責任險賠償的歸責有哪些原則
2020-11-26誰需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2-06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