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怎么算
首先需要明確,各方都有責任,不意味著各方都需對事故損失承擔責任。也即,對事故有責任不決定對事故損失賠償有責任。有的當事人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后,一看是同等責任,想當然的就認為自己和對方對事故造成的損失各擔50%。
(一)忽略了當事主體的身份
在我國,機動車相互間、非機動車與行人相互間的交通事故與機動車、非機動車或行人之間的交通事故,賠償上是不同的。機動車之間、非機動車與行人相互間的交通事故,它們的主體身份在事故賠償上相等,各方的損失嚴格按照事故責任大小確定。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間的交通事故,地位是不平等的,非機動車、行人相對于機動車是處于弱勢地位,為此法律給予了更多保護。
根據《交通安全法》第76條,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方全責,由機動車一方承擔全部賠償責任;若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也有過錯,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此處也即機動車方承擔更多賠償責任,非機動車方少承擔);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此規定可為霸道條款,也即無過錯責任賠償,無責也得賠償)。
(?備注:《交通安全法》第76條中對非機動車、行人與機動車交通事故,機動車方承擔更為不利的賠償責任是基于保護弱者的層面考慮的。)
(二)忽略了具體的賠償義務人
1. 機動車保險公司
那些認為同等責任也需同賠的當事人很可能忽略了最為重要的一個主體,那就是保險公司。在我國,交強險是強制險,所有上道行駛的機動車都得投保,否則將視為違法行為,一經查處,車輛將被采取強制措施至投保時止,而交強險是交通事故賠償的第一順位賠償義務人,根據《交通安全法》第76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方才按照各方的事故責任大小分擔。
(溫馨提示:很多案件中,致害機動車經保險理賠后,可以不花一分錢就解決了事故賠償問題。)
2. 肇事司機單位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34條明確,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此處涵蓋交通事故案件,當交通事故致害人為用人單位的員工時,其履行工作期間因交通事故產生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由用人單位承擔。
在責任的認定上會有不小的爭議,因為有關的受害人肯定不希望自己的權益維護缺少較少的保障,所以自己需要合理的運用有關的規定,這樣自己的事情處理才會較為合理的,但是具體的賠償不僅需要根據責任進行劃分,更為關鍵的是實際的利益損失。
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機不是車主,該由誰承擔責任?
最新交通事故鑒定傷殘等級
不知發生交通事故而離開現場,是否構成逃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行政復議有用嗎
2021-01-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哪些機關組成人員
2020-11-20家暴多次可以離婚嗎
2021-03-10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辦結完
2021-03-25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前罪緩刑期間再犯罪是否構成累犯
2021-03-19經濟糾紛會異地審理嗎
2021-03-25婚前財產協議要怎么樣簽訂
2021-01-11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保險公司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03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內容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