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屬人原則,是指國家根據國籍關系對具有本國國籍的公民行使刑事管轄權的原則。屬人原則是我國刑法的重要原則。我國刑法第七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地規定的最高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不予追究。”第七條第二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由于在本國領域內的本國公民犯了罪后,國家不僅可以根據屬人原則行使刑事管轄權,還可以根據屬地原則進行管轄,而且事實上對這類犯罪的追訴出發點往往是屬地原則,因此,屬人原則在理論上和立法上一般是不針對本國公民在本國境內犯罪情況,而是針對本國公民在境外犯罪情況。因此我們主要探討以下三個問題:大陸公民在大陸外犯罪的司法問題;港澳人在區外犯罪的司法問題;臺灣人在島外犯罪的司法問題。
一、大陸公民在大陸外犯罪的司法問題
(一)大陸公民在國外犯罪的司法問題
大陸公民在國外的犯罪分三種情況:我國刑法認為犯罪,國外刑法也認為犯罪;我國刑法認為犯罪,國外刑法不認為犯罪;我國刑法不認為犯罪,國外刑法認為犯罪。在第一種情況下,我國根據屬人原則對行為人有管轄權,而我國公民的居住國根據屬地原則對行為人有管轄權;在第二種情況下,我國根據屬人原則有刑事管轄權;在第三種情況下,我國公民居住國根據屬地管轄原則有刑事管轄權。可見,在第一種情況和第二種情況下,我國根據屬人原則都可以對我國公民行使刑事管轄權。我國刑法規定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外犯最高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可以不被追究刑事責任。所謂“最高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指罪的最高法定刑不超過3年有期徒刑,而不是某個罪的某個量刑幅度內的最高刑。所謂“可以不予追究”指我國對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外的犯罪仍具有刑事管轄權,只是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我國國家工作人員或者軍人在我國領域外犯罪的,不論其所犯罪輕重,也不論其所犯之罪的最高刑是多少,我國不但對這些人犯罪有刑事管轄權,而且必須對這些人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我國公民在國外犯罪應受到我國刑法處罰而不在國內的,我國可以請求有關國家將罪犯引渡回國。對被引渡的罪犯,我國司法機關要根據我國刑法進行審判。如果罪犯在國外接受審判,我國仍然可依照刑法追究罪犯刑事責任,但是考慮罪犯已經在國外受到刑罰處罰,可以免除或減輕處罰。
(二)大陸公民在港澳犯罪的司法問題
雖然港澳特別行政區是中國的組成部分,但其有獨立的立法權與司法權,因此,大陸公民在港澳犯罪,大陸不可以直接根據屬地管轄原則行使刑事管轄權,只可以根據屬人原則對大陸公民在港澳犯的罪行使刑事管轄權。由于大陸公民在港澳犯罪涉及港澳屬地管轄與大陸屬人管轄沖突等問題,我們要分情況予以處理。
1.普通大陸公民在港澳犯罪的司法問題
普通大陸公民在港澳犯罪,宜由港澳司法機關行使刑事管轄權。由于大陸公民在港澳犯罪的犯罪地在港澳,因此大陸公民在港澳犯罪宜由港澳司法機關管轄并適用港澳法律。這樣,當行為人的行為既犯大陸刑法規定之罪,又犯港澳刑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港澳刑法。如內地國家工作人員在港將長江水災募捐款和救災款物挪作他用,應以香港刑法中的侵占罪論處。當港澳刑法與大陸刑法對行為人行為的罪與非罪規定不一致時,如大陸刑法認為是犯罪,而港澳刑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大陸刑法不認為是犯罪,而港澳刑法認為是犯罪的,依港澳刑法的規定處理。
2.駐港特別人員在港犯罪的司法問題
(l)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人員在港犯罪的司法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人員,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派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防務的所有海、陸、空官員以及軍內在編職工。根據《基本法》及《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駐軍人員除必須遵守全國性的法律,還需遵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如果駐軍人員違反全國性刑事法律和香港刑事法律,均應受到相應的懲罰。
原則上,香港駐軍人員犯罪的案件由我國軍事司法機關管轄。但下列兩種情況除外:第一,對香港駐軍人員的非執行職務的犯罪行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司法機關有權管轄。第二,以香港駐軍人員侵犯香港居民、香港駐軍以外的其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以及其他違反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構成犯罪行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有權管轄。所謂香港駐軍以外的其他人包括香港駐軍以外的大陸公民;其他地區公民,如澳門地區、臺灣地區公民;其他國家公民。香港駐軍人員侵犯駐軍人員人身權、財產權的案子由軍事司法機關管轄,如軍人斗毆案。
考慮取證及管轄后的社會效果等因素,《駐軍法》規定:軍事司法機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以及有關的執行機關對各自管轄的香港駐軍人員犯罪的案子,如果認為由對方管轄更為適宜,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移交對方管轄。
(2)派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處理外交事務的人員在港犯罪的司法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3條第2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在香港設立機構處理外交事務。”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設在香港處理外交事務的機構中的外交人員觸犯香港刑法的,不具有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系,自然不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他們對外辦理外交事宜時,是外交人員,對內則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根據《基本法》第22條第3款的規定:“中央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的一切機構及其人員均須遵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如果他們的行為觸犯香港刑法,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司法機關行使管轄權并適用香港刑法予以處理。
3.大陸公民在港澳犯罪接受審判后的法律效果。我國基于國家主權原則在刑事法律中明確規定我國司法機關不受外國法院判決的約束,但港澳與內地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制度的一部分,是統一主權下的兩個不同法律區域。香港、澳門法律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因而大陸公民在港澳犯罪后接受審判,返回內地,大陸就不應再依照大陸刑法進行起訴和審判。大陸應承認香港、澳門法院的判決,這正是國家主權統一的表現。
(三)大陸公民在臺灣地區犯罪的司法問題
根據犯罪侵害對象的不同,大陸公民在臺灣地區的犯罪可以分為在臺灣實施的對臺灣的犯罪與在臺灣實施的對大陸的犯罪。無論哪一種犯罪,臺灣根據屬地原則對行為人的犯罪有刑事管轄權,而大陸根據屬人原則對行為人的犯罪也具有刑事管轄權。我們認為,對大陸公民在臺灣地區的犯罪案件處理要在以下三個原則基礎上進行,即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原則、堅持平等對待原則和保障兩岸人民正常交往原則。根據這三個原則,對大陸公民在臺灣地區犯罪案件的處理,首先要承認臺灣對大陸公民在臺灣犯罪的管轄優先權,這是由屬地原則優于屬人原則決定的。其次,要在兩岸間建立案犯移送制度,以保證大陸可以行使管轄權。特別是對那些在臺灣犯罪接受審判后的法律后果,對返回大陸的犯罪分子,若他們在臺灣接受審判后,不再審判。這是承認臺灣是祖國的一個組成部分的體現。
二、港澳人在區外犯罪的司法問題
(一)港澳人在大陸犯罪的司法問題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大陸對在大陸的港澳人犯罪有刑事管轄權。雖然港澳依據屬人原則對這些人犯罪也有刑事管轄權,但根據屬地原則優先,大陸對港澳人在大陸的犯罪有管轄權。
其次,對港澳人來大陸犯罪的刑事司法適用根據大陸刑法進行。在定罪上,對港澳刑法規定為犯罪,而大陸刑法未規定犯罪的,不為罪;對港澳刑法未規定犯罪,而大陸刑法規定為犯罪的,應依法認定犯罪;對港澳刑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均規定為犯罪,依大陸刑法定罪。在量刑上,應依照我國刑法量刑原則,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社會的危害程度在法定刑范圍內判處。一般來說,人民法院對在大陸犯罪的港澳人量刑要體現國家對特別行政區的政策,對極少數情節嚴重、危害極大的犯罪分子,尤其是重大集團犯罪的首犯、主犯,應當依法予以嚴懲。對罪行不是特別嚴重的罪犯,人民法院判決時要適當考慮判決對港澳民眾的影響。
最后,港澳人在大陸犯罪后逃回港澳的,大陸要根據與港澳已建立的刑事司法協助關系向港澳警方提出緝捕和移送要求。在程序上,緝捕和移送要求的提出要充分考慮既往實踐;在實體上,緝捕和移送要求要以犯罪為根據。
(二)港澳人在國外犯罪的司法問題
盡管港澳人是中國公民,但由于港澳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因此,需要特別對待。
對針對大陸及大陸公民的犯罪,大陸根據保護原則有權管轄。犯罪人進入大陸境內,大陸可以直接對行為人采取強制措施;犯罪人仍在國外的,我國可向行為人所在國家提出引渡請求;犯罪人返回港澳的,大陸可向港澳提出移送請求。
對港澳人在外國實施了國際犯罪,如果行為人犯罪后進人大陸,大陸依法在我國所承擔的國際義務范圍內,行使普遍管轄權。
港澳人在外國犯上述兩類罪以外的罪行,中國依據屬人原則也具有刑事管轄權。
三、臺灣人在島外犯罪的司法問題
(一)臺灣人在大陸犯罪的司法問題
1.對臺灣人在大陸的犯罪具有刑事管轄權的依據是屬地原則。
2.大陸司法機關對臺灣人在大陸犯罪適用法律是大陸刑法。在定罪方面,臺灣刑法不認為犯罪,大陸刑法認為是犯罪的,適用大陸刑法,認為是犯罪;臺灣刑法認為是犯罪的,大陸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大陸刑法,不認為是犯罪;臺灣刑法認為是犯罪,大陸刑法認為是犯罪的,以大陸刑法為依據。在量刑上,司法機關要在量刑原則基礎上,考慮國家對臺工作需要,在法定刑范圍內裁決刑罰。
3.如果臺灣人在大陸犯罪后逃回臺灣、或者逃到港澳,大陸應根據與臺灣、與港澳建立的司法協助關系向臺灣、港澳提出移送請求。如果臺灣人在大陸犯罪后逃到外國,我國應根據與該國簽訂的引渡條約或互惠關系提出引渡請求。
(二)臺灣人在港澳犯罪的司法問題
臺灣人在港澳的犯罪,根據屬地原則,應由港澳行使刑事管轄權,適用香港刑法或澳門刑法。如果行為人犯罪后逃到大陸,大陸根據港澳方面提出的移送請求,緝捕并移送行為人。如果行為人在港澳實施了國際犯罪后逃到大陸,大陸可以直接行使刑事管轄權。如果行為人犯罪后逃回臺灣,港澳司法機關在提供犯罪證據的同時,可以要求臺灣移送案犯。如果臺灣人在港澳犯罪后逃到外國,港澳可以向該國提起引渡請求。
(三)臺灣人在外國犯罪后的司法問題
臺灣人在外國犯罪,在原則上,由犯罪地所在國依屬地原則行使刑事管轄權,但是,在下列情況下,大陸也可以行使刑事管轄權。
當臺灣人在國外侵害的對象是大陸政府或大陸公民,根據保護原則,大陸司法機關有權管轄這類犯罪。如果臺灣人還在該國,我國根據與該國的引渡條約或互惠關系,可以請求該國引渡罪犯。如果臺灣人逃回臺灣,大陸可以在兩岸建立一定刑事司法協助關系,根據大陸與臺灣的刑事司法協助關系提請臺灣移送罪犯。
當臺灣人在國外實施了國際犯罪,進人大陸,大陸根據有關國際條約,可對犯罪直接行使刑事管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遲延履行簡介
2021-01-01雇傭關系如何進行行政處罰
2021-02-25工傷申請主體該怎么確定
2021-02-05攝影照片被侵權如何提起賠償
2020-12-12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18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發生車禍有傷員怎么賠償
2020-12-12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第三責任險處理時注意什么
2020-11-08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