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主體變更指的是對合同文本中條款的變更。合同條款包括:(一)勞動合同期限;(二)工作內容;(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四)勞動報酬;(五)勞動紀律;(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雙方約定的合法條款以及當地法規要求的其他條款。也就是勞動合同主體變更指的是對合同文本中條款的變更。
合同條款包括:“(一)勞動合同期限;(二)工作內容;(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四)勞動報酬;(五)勞動紀律;(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雙方約定的合法條款以及當地法規要求的其他條款。也就是說,只有對這些內容的協商變更才屬于『合同變更』。勞動關系主體改變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的范圍。
實踐中,引起主體變更的情況一般有兩類,第一類是企業合并、分立的情況,第二類是企業將某些特定員工進行轉讓的情況。根據勞動合同主體變更的不同情形,勞動合同下權利義務承繼的操作也有所差異。
建議采用“原公司與員工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理清原有勞動關系的各類問題(社會保險賠付、工傷、爭議等),再與新公司統一簽訂新的勞動合同(約定原公司的工作年限視同新公司工作年限)
這樣即合法又合理,明確了三方之間的關系,原公司在改制后不再需要面對原員工的勞動糾紛。避免分家后各有各的利益,出現問題扯皮推諉被對方連累。
《勞動合同法》第34條規定,如果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指其中的條款,但是主體要改變)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勞動合同簽訂后,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有可能發生變化,比如用人單位的名稱、法定代表人、投資人發生變化或者單位發生合并、分立,這些變化都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因為用人單位的這些情況發生變化后,能夠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簽訂勞動合同的用工實體仍然存在,因此,變更后的用工單位仍應繼續與勞動者履行此前簽訂的勞動合同。
公司另行注冊一個公司,要求員工與新公司簽訂合同,與原公司的合同解除。問題的焦點在于,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單位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申請強制執行是否停止計算利息
2020-12-11房貸抵押解押后房產證如何處理
2020-12-02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公眾責任險費率
2021-01-26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保險名詞解釋:什么是保全 如何申請?
2020-12-25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保險合同簽訂后,被保險人能否更換
2020-12-15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