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須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不要求交代犯罪的全部細節]:
1.定罪事實:是指對犯罪嫌疑人行為的性質認定有決定意義的事實/情節;
2.重大量刑事實:是指對犯罪嫌疑人行為量刑有重大影響的事實/情節。
A.對量刑有重大影響的事實/情節是指決定對行為人適用法定刑檔次是否升格情節/在總體危害程度上比其他部分事實、情節更大事實、情節;
B.應當區分已如實供述與未如實供述部分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
二、除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外,還應包括姓名/年齡/職業/住址/前科等情況[以不如實供述身份是否影響定罪量刑為標準來認定是否構成“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1.犯罪嫌疑人供述身份等情況與真實情況雖有差別,但不影響定罪量刑的,應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罪行;
2.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隱瞞自己真實身份等情況,影響對其定罪量刑的,不能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罪行。
三、犯罪嫌疑人多次實施同種罪行的,應當綜合考慮已交代的犯罪事實與未交代的犯罪事實的危害程度,決定是否認定為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
1.雖然投案后沒有交代全部犯罪事實,但如實交代的犯罪情節重于未交代的犯罪情節,或者如實交代的犯罪數額多于未交代的犯罪數額,一般應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
A.情節犯認定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的基本標準:如實交代的犯罪情節重于未交代的犯罪情節;
B.數額犯認定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的基本標準:如實交代的犯罪數額多于未交待的犯罪數額。
2.一般不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
A.情節犯無法區分已交代的與未交代的犯罪情節嚴重程度的;
B.數額犯已交代的犯罪數額與未交代的犯罪數額相當的。
四、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時雖然沒有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但在司法機關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實之前主動交代的,應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五、如實供述自首認定:
1.犯有數罪的犯罪嫌疑人僅如實供述所犯數罪中部分犯罪,只對如實供述的部分犯罪行為認定為自首。
2.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
(1)從犯除了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外,還應供述所知的同案犯,才能認定自首:
A.從犯只要求交代出所知的同案犯;
B.從犯不要求其必須交代出同案犯的罪行。
(2)主犯應當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才能認定為自首:
A.主犯必須交代所知的其他同案犯;
B.主犯還必須交代所知的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
(3)共同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沒有如實供述同案犯的,不能認定為自首[杜*斌、周起才搶劫案]。
3.如實供述允許供述有反復,但以一審宣判前為限:
A.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后又翻供,不能認定為自首;
B.一審[僅僅是指一審法院對某個案件的第一次審理/不能作擴大解釋]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
C.一審期間翻供但二審期間又能如實供述的,不能認定為自首。
【提示】
①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
A.在一審階段翻供、二審期間又如實供述的,二審法院不能認定為自首;
B.在一審判決前如實供述罪行,但在二審期間翻供的,二審法院不能改變自首的認定。
②主動投案后一審前翻供,二審發回重審時才如實交代主要犯罪事實的,不能認定為自首[張某某故意傷害案]。
4.舉報同案犯并如實交代自己參與共同犯罪事實的,應當認定為自首。
六、向紀檢監察加官如實交代自己罪行的自首認定:
1.舉報人舉報被查處人的犯罪事實比較清楚,也有一定真實證據的,被查處人在“雙規”前期心存僥幸,百般抵賴,妄圖蒙混過關,但在紀檢人員出示有關證據以后,才不得不交代自己犯罪事實d的,不構成自首;
2.紀檢部門雖事前掌握有關事實和證據,但尚未告知被“雙規”的被查處人時,被查處人經過教育便主動如實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不構成自首[另有意見認為構成自首];
3.雖有舉報但舉報內容后來經查不實,但被“雙規”的被查處人卻主動交代了不為人知的犯罪事實的,應當認定為自首;
4.雖有舉報,但被“雙規”的被查處人在如實交代被舉報的犯罪事實以外,還主動交代了紀檢部門和司法機關事前并不掌握其他犯罪事實的:
A.屬于不同種罪行的,應當認定為自首;
B.屬于同種罪行的,不能認定為自首。
【陳*象律師提示】
①“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和“如實供述身份”采取不同的認定標準:
A.“主要犯罪事實”的“主要”是指超過50%:只要如實供述的犯罪事實對量刑的影響大于所隱瞞的事實,就可以認定為“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
B.“如實供述身份”采取影響定罪量刑標準:只要隱瞞的身份情況對定罪量刑有影響的,就不能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②自動投案后如實供述認定為自首的條件:
A.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犯罪嫌疑人的主要犯罪事實的,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時雖然沒有如實供述,但在司法機關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實之前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自首和立功意見》第二條第3款];
B.司法機關已經掌握犯罪嫌疑人的主要犯罪事實的,犯罪嫌疑人必須在投案時如實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投案即供],才能認定為自首;
C.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必須如實供述其主要犯罪事實[定罪事實和重大量刑事實二者缺一不可]才能認定自首;
D.犯罪嫌疑人自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適用前提/先決條件是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必須有過如實供述]又翻供的,但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二審期間又翻供的,不能改變一審對自首的認定;一審期間翻供,二審期間又如實供述的,不能認定為自首[對翻供的被告人一般不從嚴懲處]。
③投案后對涉及定罪量刑事實未如實供述的,不認定為自首[曹*民故意殺人案]:
A.被告人對殺人的具體過程/打擊部位/次數不如實供述,不屬于對案件性質的辯解[辯解是建立在如實供述基礎之上行為人基于客觀事實對自己行為性質和罪責輕重的主觀認識];
B.被告人對殺人的具體過程及細節供述不實,足以影響對其定罪量刑的,不能認定其如實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實,不能構成自首;
C.主要犯罪事實是指對犯罪嫌疑人所實施的危害社會行為的定性定量分析具有決定意義和重大影響的事實情況,即犯罪構成某一犯罪的全部必要要件[因果關系屬于影響定罪的重要事實]。
④犯罪后自首,一審庭審中對影響量刑升格的次要事實翻供,仍應認定為自首[謝*勇盜竊案]:
A.將影響法定刑升格的情節作為主要犯罪事實主要適用于情節犯[判斷最終標準仍是已供述與未供述情節的輕重];
B.數額犯的行為人對犯罪數額的次要部分翻供,即便可能影響到法定刑的升格,應當認定為“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被告人雖然對影響升格的事實翻供,但其如實供述的數額仍然多于未如實供述的數額,仍應認定為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并構成自首]。
C.認定供述是否“如實”只能以法院經審理查明的事實為依據[對因證據不足不能認定的部分事實,行為人翻供不能認定為不如實供述]。
【法條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
犯有數罪的犯罪嫌疑人僅如實供述所犯數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對如實供述部分犯罪的行為,認定為自首。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還應當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則應當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才能認定為自首。
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認定為自首;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被告人對行為性質的辯解是否影響自首成立問題的批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
二、關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具體認定
《解釋》第一條第(二)項規定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除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外,還應包括姓名、年齡、職業、住址、前科等情況。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身份等情況與真實情況雖有差別,但不影響定罪量刑的,應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等情況,影響對其定罪量刑的,不能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犯罪嫌疑人多次實施同種罪行的,應當綜合考慮已交代的犯罪事實與未交代的犯罪事實的危害程度,決定是否認定為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雖然投案后沒有交代全部犯罪事實,但如實交代的犯罪情節重于未交代的犯罪情節,或者如實交代的犯罪數額多于未交代的犯罪數額,一般應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無法區分已交代的與未交代的犯罪情節的嚴重程度,或者已交代的犯罪數額與未交代的犯罪數額相當,一般不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
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時雖然沒有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但在司法機關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實之前主動交代的,應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職務犯罪案件認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節若干問題的意見
三、關于如實交代犯罪事實的認定和處理
犯罪分子依法不成立自首,但如實交代犯罪事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酌情從輕處罰:(1)辦案機關掌握部分犯罪事實,犯罪分子交代了同種其他犯罪事實的;(2)辦案機關掌握的證據不充分,犯罪分子如實交代有助于收集定案證據的。
犯罪分子如實交代犯罪事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應當從輕處罰:(1)辦案機關僅掌握小部分犯罪事實,犯罪分子交代了大部分未被掌握的同種犯罪事實的;(2)如實交代對于定案證據的收集有重要作用的。
姚*林、劉某某、莊某某非法制造注冊商標標識案
因認識錯誤而歸案并如實交代自己罪行的行為應當如何定性
【裁判摘要】被告人為泄私憤向公安機關舉報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且查證屬實,不屬于有立功表現,但被告人在舉報同案犯時如實供述自己參與共同犯罪的事實,應當認定有自首情節并可依法從輕處罰。
張某某故意傷害案
【提示】主動投案后一審前翻供,二審發回重審時才如實交代主要犯罪事實的,不能認定為自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扭送期間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2020-11-09承擔連帶責任是否要明確追償權
2021-01-21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退婚彩禮應該怎么處理
2020-11-23離婚賠償的條件與程序
2021-03-07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