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系某公司員工,根據與某公司的勞動合同的約定,張某的工資標準為每月3500元。2014年5月15日,朱某在生產車間被機器砸傷。同年9月28日,朱某與公司達成賠償協議,約定雙方解除勞動關系,公司于當日向張某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各項費用共計6萬元,雙方不得就此再向對方主張任何權利。后張某的工傷被鑒定為傷殘十級。2015年1月,張某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要求撤銷其與公司達成的賠償協議,并要求公司支付工傷保險待遇7萬余元。勞動爭議仲裁委駁回了張某的請求,張某遂訴至法院,訴如前請,最終法院通過法律說服了張某撤訴。
這類案子,平常有很多當事人來咨詢,那么,到底這樣的私下簽訂的工傷賠償協議應當認定為有效,還是可以撤銷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辦理相關手續、支付工資報酬、加班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達成的協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應當認定有效。前款協議存在重大誤解或者顯失公平情形,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這是協議是否具有可撤銷性的法定標準。由此可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工傷賠償協議是否具有可撤銷性,關鍵要看其是否存在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的情形。
1、從是否有重大誤解的角度看
雖然有人認為在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之前,勞動者對自己受到損害的大小也就是賠償標準并不能完全確定,用人單位可能欺騙或誤導勞動者,或從經濟上脅迫勞動者,導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權利義務嚴重失衡,故工傷賠償協議約定的金額只要低于法定標準,就應具有可撤銷性。因此,如果勞動者在一年撤銷期內請求撤銷,應予支持。但有時當事人可依據生活常識或咨詢專業意見,對傷殘等級和賠償標準有基本判斷。如本案中,雙方在約定賠償金額時就參照了十級傷殘的賠償標準。而從賠償協議的內容來看,不僅約定了總的金額,還列明了工傷賠償的具體項目,這說明雙方當事人對工傷賠償的法定標準知情,故不能認定勞動者在訂立協議時存在重大誤解。
2、從是否顯失公平的角度看
根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而從司法實踐來看,很多工傷賠償案件司法調解的結果,一般也是在法定賠償標準的基礎上打七八折(有的甚至更低)。故以不低于法定賠償標準的百分之七十作為認定賠償協議是否顯示公平的標準,較為合理。本案中,賠償協議約定的金額為6萬元,而法定賠償標準約為7.3萬元,并未低于法定標準的百分之七十,故不宜認定為顯失公平。
3、從社會效果的角度看
有人認為,只要協議約定的金額低于法定標準,協議就可撤銷。這看似對勞動者有利,實則不利于保護勞動者的利益。實踐中,很多勞動者之所以會選擇在工傷認定之前就與單位簽訂賠償協議,是為了及時緩解因工傷所帶來的經濟壓力;單位之所以會同意提前支付給勞動者一筆費用,是因為提前支付的費用一般都會低于法定賠償標準。如果法院認為,只要賠償協議約定的金額低于法定賠償標準,賠償協議就可撤銷,則易導致單位不愿再與工傷職工簽訂賠償協議,勞動者將不得不經過冗長而繁雜的訴訟程序才能得到法院的最終判決。從實踐來看,工傷賠償案件勞動者在一、二審宣判前選擇“多得不如現得”的情形并不鮮見,同理,法院不應剝奪勞動者在勞動能力鑒定前選擇“多得不如現得”的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09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該土地上的建筑物等是否一并處分
2020-12-14拆遷公證書的法律效力
2021-03-112020年舊城改造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1房屋拆遷中,評估報告會直接影響補償數額嗎
2021-01-15對變更原裁判文書的執行和解協議能否另行起訴
2021-02-23上海舊房改造居民不貼錢回原地住新房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