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非法生產、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罪是指非法生產、銷售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的行為。該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非法生產、銷售竊聽、竊照等間諜專用器材的行為。“專用間諜器材”是指進行間諜活動特殊需要的下列器材:暗藏式竊聽、竊照器材;空發式收發報機、一次性密碼本、密寫工具;用于獲取情報的電子監聽、截收器材。
構成
罪體
行為非法生產、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罪的行為是非法生產、銷售專用間諜器材。這里的非法生產、銷售,是指無權生產、銷售的人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擅自制造、買賣專用間諜器材,或者雖有生產、銷售權但違反主管部門的規定和下達的指標而超范圍、超指標生產和違反規定進行銷售。
客體非法生產、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罪的客體是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是指用于間諜活動特殊需要的下列器材:(1)暗藏式竊聽、竊照器材;(2)突發式收發報機、一次性密碼本、密號工具;(3)用于獲取情報的電子監聽、截收器材;(4)其他專用間諜器材。
罪責
非法生產、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罪的責任形式是故意。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間諜專用器材而非法生產、銷售的主觀心理狀態。
犯罪構成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間諜專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間諜專用器材是國家安全機關用來進行秘密偵察、聯絡的工具。這些工具是國家安全機關進行技術偵察,履行安全保衛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這些手段使用不當則會侵犯公民隱私、企業的商業秘密等。另外,秘密聯絡、截密等器材直接關乎國家安全利益,因此,對這些間諜器材的生產、配售、使用都必須進行嚴格的管理。根據國家安全法和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的范圍由國家安全部確認,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竊聽、竊照專用間諜器材,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生產、配售都應當由有關主管部門安排、批準。如1996年公安部《公安系統普通密碼、密碼機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公安系統使用的普通密碼、,密碼機均由公安部辦公廳機要處統一訂購、配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機要部門負責所轄范圍內密碼、密碼機的申購、配發和安裝。不得擅自購買、使用未經審查批準或從國外進口的密碼機。非法生產、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的行為違反了國家有關規定,擾亂了國家對間諜專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非法間諜專用器材流入社會,嚴重侵犯公民個人隱私、侵害商業秘密同時將會給國家安全利益造成損失,尤其是秘密聯絡、截密電子設備等流入社會將給社會秩序和國家全利益構成嚴重的威脅。根據本條的規定,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國家予以特別管理的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竊聽、竊照等專用器材是用來秘密偵聽、拍攝偵查對象的言語、行動的工具,其余如空發式收發報機、密碼本、密寫工具、電子監聽、截收器材等是用來進行秘密聯絡、破譯密碼、截密的工具。包括:(1)暗藏式竊聽、竊照器材(2)突發式收發報機、一次性密碼本、密寫工具;(3)用于獲取情報的電子監聽、截收器材;(4)其他專用間諜器材。
客觀要件
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生產、銷售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的行為。“非法”是指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擅自生產、銷售或者雖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生產、銷售但擅自超計劃生產、超范圍銷售。專用間諜器材是國家安全部門進行偵查、保衛工作的專用工具,其生產、銷售均由國家安全部門嚴格控制。專用間諜器材的生產、銷售在法律上屬于一般禁止的事項,因此除非已有國家安全部門明確的指定、批準,原則上均屬于非法生產、銷售。實踐中對于涉嫌非法生產、銷售專用間諜器材的,行為人必須提供其生產、銷售行為已經國家安全部門指定、批準的證據,不能證明其行為為合法的,應當認定其為非法生產、銷售。值得注意的是生產、銷售專用間諜器材是否屬于非法行為的證據規則不同于一般案件,這是因為專用間諜器材的生產、銷售除經專門特許外,均為非法,即國家一般性地禁止。而國家安全部門指定、特許專用間諜器材生產、銷售是不同于其他行業管理的,其指定、特許行為一般是不對外公布的,所以,行為人不能提供國家安全部門指定、批準的證據,本身就說明其行為是非法的;同樣,即便經過指定、批準的,如果其行為超出指定、批準范圍,超出部分仍應認定為非法,“非法生產”是指未經批準,運用各種手段加工、制作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的行為,實踐中常用的手段有自行設計加工,如設計加工竊聽裝置;自行編制,如編制一次性密碼本;組裝,如購買電子元器件組裝竊聽裝置;改裝,如把一般民用電子設備改裝成電子截聽設備等,不論行為人采取何種手段,只要從無到有地制造出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或者把普通民用設備經過改造變為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就構成非法生產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只要行為人生產的產品屬于國家安全部確認的專用間諜器材,即使其產品質量、性能低于合法生產的專用間諜器材,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非法銷售”是指未經批準擅自經營專用間諜器材或者向沒有法定使用許可手續的單位或個人出售專用間諜器材的行為。為了出售而走私、購買專用間諜器材的,以“非法銷售”論。但如果走私專用間諜器材達到走私罪標準的(偷逃應繳稅額在50000元以上),應作為牽連犯比較兩罪分別可能判處的刑罰,從一重處斷。
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一般主體。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過失不構成本罪。在主觀方面是否必須具有以營利為目的,則不必過于苛刻,只要行為人出于故意非法生產、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的,一般就可以認為構成本罪。
處罰
根據刑法第283條之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據
《國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條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
第二十九條對非法持有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的,以及非法持有、使用專用間諜器材的,國家安全機關可以依法對其人身、物品、住處和其他有關的地方進行搜查;對其非法持有的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以及非法持有、使用的專用間諜器材予以沒收.
非法持有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構成泄露國家秘密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家安全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國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條所稱“專用間諜器材”,是指進行間諜活動特殊需要的下列器材:
(一)暗藏式竊聽、竊照器材;
(二)突發式收發報機、一次性密碼本、密寫工具;
(三)用于獲取情報的電子監聽、截收器材;
(四)其他專用間諜器材。專用間諜器材的確認,由國家安全部負責。
根據刑法第283條的規定,無權生產、銷售專用間諜器材的單位和個人,違反國家規定,擅自制造、買賣上述器材的,應當立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答辯狀
2021-03-08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范圍
2020-11-24催繳房租不交怎么辦
2020-12-06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是怎樣規定責任的
2021-01-15商標糾紛中的級別管轄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13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區別是什么,各自的職責和成立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2020-12-29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勞動鑒定的一般程序
2021-02-24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