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濰坊律師 鐵嶺律師 遼寧律師 泉州律師 贛州律師 珠海律師 昌都律師 廣元律師 延安律師 資陽律師
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小編為您帶來了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該法條主要是講就該爭議如何解決的兩種法律途徑,給予當事人一定的自主選擇權,其目的還是為了交通事故在民事賠償的范圍內可以順利快速的解決,減輕當事人的負擔。希望一下內容能夠給您帶來幫助。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條 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本條是關于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如何解決的規定。
根據本條的規定,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有以下兩種解決方式:
一、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
在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過程中,調解具有重要的作用。1991年國務院頒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公安機關處理交通事故,應當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確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情況后,召集當事人和有關人員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并對調解的期限及協議的執行等作出了相應的規定。根據這一規定,長期以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做了大量的交通事故調解工作,形成了一種制度化、經?;蛯iT化的糾紛調解機制,在解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中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效率高的優點,因而有著廣泛的可適用性。首先,當事人之所以愿意接受調解,是因為這種解決方式能夠較快地解決爭議,有利于當事人盡快擺脫交通事故造成的糾紛,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據事實和法律,為雙方當事人提供解決意見,分析糾紛的癥結所在,提出可供討論的解決方案,并為他們之間開展談判進行協調和疏通,以及時解決爭議,免去了他們的訴訟之累。其次,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幫助和協調下,當事人能夠更好地了解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雙方的責任大小,并據此對事故的處理作出較明確的預期。這種預期有助于當事人把握彼此讓步的邊界,找出解決方案,從而以和解方式了結糾紛,有利于矛盾、爭議的解決,也有利于社會的穩定。長期的實踐也證明,這種制度的設立,方便人民群眾,也減輕了人民法院的壓力。但這種調解不是交通事故雙方當事人爭議解決的必經程序,是否請求調解由當事人自己決定,而不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職權的行為。這里所說的“調解”,是指在處理道路交通事故過程中,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據當事人的申請,對當事人之間有爭議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進行協商,以促成爭議的解決。在調解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應當在查清事實,分清是非責任的情況下進行調解。如果沒有做好這些工作,可能會造成對一方當事人權益的損害。
(2)調解必須雙方自愿。調解必須基于當事人雙方的自愿,如果只是一方當事人的請求,則缺乏調解的基礎。考慮到為了全面落實調解自愿原則,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實踐中,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向當事人送達事故認定書時,應當告知當事人所享有的請求調解的權利。
(3)調解必須堅持合法性原則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在實踐中,把握合法性原則應注意兩點:一是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二是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二、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分為兩種情形:一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二是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是指不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人民法院對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問題作出判決。根據這一規定,解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調解不是必經程序。當事人有權在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兩種方式中進行選擇。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一方不履行的,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是指當事人已首先選擇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先行調解,經調解,當事人不同意調解結果的,可再進行民事訴訟。這一規定說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于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調解并不具有法定的約束力、強制力,這種調解并不影響訴訟的提起。
在實踐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案件的管轄范圍。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向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這里的侵權行為地是指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地。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如果公民的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的地方除外。
2、注意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如果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3、注意向人民法院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如交通事故認定書、證人證言、物證、書證等。
以上內容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由于法律認定的事實是建立在法律事實的基礎上的,很多客觀真實無法完全由證據表達出來,因而會導致在爭議的裁決和判斷上出現偏差。這才體現出以上爭議救濟途徑正確選擇的重要性 。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新疆律師!
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及標準是怎么樣的
最新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交通事故賠償需要哪些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合同用公章還是合同章
2020-12-17實習期工資會漲嗎
2020-11-30涉外離婚爭取撫養權有哪些規定
2021-01-02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什么經濟類型
2020-12-31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支票掛失流程
2021-02-22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新媳婦能分承包土地嗎
2020-11-30怎么運用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處理集體土地上的征收問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