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致殘的待遇包括哪些
1、企業職工因工負傷醫療終結后經勞動鑒定委員會評殘,然后按照喪失勞動能力程度享受不同的傷殘待遇:
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按現行辦法實行退體制度。其中,全殘、飲食起居不需人扶助的,按月發給本人標準工資的80%;全殘、飲食起居需人扶助的,按月發給本人標準工資的?90%,并加發一定的護理費。護理費的標準,一般不得超過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
2、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由原單位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原標準工資降低時,發給因工殘廢補助金。其中降低11~20%者補助10%;降低21~0%者補助?20%;降低?30%以上者補助?30%。在后來實際執行中,一般不降低工資,如果工傷職工調做輕便工作后未降低原來工資的,不再發給因工殘廢補助金。
因工殘廢補助金不能由于本人技術提高、工資晉級而沖減,調動工作后,調入單位應作為工資的組成部分繼續發給。企業因工負傷的職工因犯罪被開除后,原傷未愈,或舊傷復發;找回單位的,原單位應該給予治療,在治療期間本人生活有困難的,可酌情給補助。
3、傷殘軍人退出現役后參加國家機關、民主黨派、人民團體正式工的;或在全民企、事業單位及縣以上管理的集體企、事業單位工作的正式工、合同制職工,其原領的傷殘保健金(即在職殘廢金)在其工作或享受退休待遇期間,仍由民政部門繼續發給。
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因戰因公傷殘軍人(含離退休的傷殘人),傷口復發治療期間,按所在單位因公(工)傷殘人員醫療待遇給予治療,不應采取醫療費包干的辦法。他們在治療期間的工資(離退休費)發工資(離退休費)調整和福利待遇,也按所在單位因公(工)傷殘職工治期間的待遇處理。
4、學徒工因工負傷待遇同固定工待遇相同;臨時工在企業工作期因工負傷的,其醫療期間的待遇與合同制工人相同。醫療終結,由勞動鑒
委員會確定其傷殘程度。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與合同制工人同等對待;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在合同期內,企業應當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合同期根據其傷殘程度,由企業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具體辦辦理。
5、農民工因工負傷,由企業績予免費醫療。醫療期間,該農民原標工資照發。醫療終結經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的,送回農村妥善安置,由企業按下列辦法發給因工致殘撫恤費。
(1)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按照城鎮合同制工人的撫恤標準,按月發給活費,直至死亡;
(2)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按照該農民工原標準工資的?70%,按月給,直至死亡;
(3)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根據其傷殘程度,一次性發給。具體標準由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農民工患職業病的,其醫療和生活待遇與城鎮合同制工人相同。各地根據國務院和國務院部委有關文件,結合本地實際又制定出一些地區因工傷殘待遇的具體規定。
因工死亡的待遇有哪些
職工因生產事故或職業病死亡,舊傷復發死亡或者全殘退休后因病死亡,可按下列情況享受因工死亡待遇:
1、喪葬費按本企業平均工資三個月的金額發給。目前有些省市按本地區政府規定的標準發給。
2、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根據供養人口按月發給:供養?1?人的發死者生前標準工資的25%;2人發40%;3人以上的發50%,直至失去供養條件為止。對于生活有困難的按照困難大小給予定期補助,六類工資區標準每人每月按25—30元掌握。孤身一人的,每人每月按30—35元掌握;家住農村的,補助標準可適當低些。其它各類工資區,可以參照六類工資區的標準。
3、沒有供養直系親屬的,可發給直系親屬一次性撫恤費。
4、職工因工死亡被當地政府授予烈士稱號的,除由當地民政部門發給一次性撫恤費外(40個月工資),原單位的定期撫恤待遇繼續享受。
5、我國駐外、援外人員如因在國外遭受暴徒襲擊、暗殺、綁架或車、船、飛機失事(不是我方原因)而不幸犧牲者,駐在國或有關當局給予死者以賠償性撫恤金時,原則上歸死者的遺屬所有,應全部轉回國內由主管部門負責轉交,國內的撫恤費和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則不再發給。但若駐在國的賠償撫恤金低于國內撫恤費和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標準時,不足之數應補齊,國內的喪葬費應照發。在國外辦理喪事,國內的家屬原則上不去參加。有關喪葬安排和以后的掃墓活動,由駐外使領館或其他駐外機構全權負責處理。
6、職工因醫療事故死亡后,可根據事故的情節和病員的情況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補償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醫療事故補償費,由醫療單位支付給病員或其家屬。病員及其家屬所在單位不得因給予了醫療事故補償費而削減病員或其家屬依法應該享受的福利待遇和生活補貼。病員由于醫療事故所增加的醫療費用,由醫療單位支付。
7、職工因工死亡,其家屬從外地趕來料理喪事,往返旅費原則上由自己負擔,如果本人負擔有困難時,由企業行政設法予以適當補助。對家屬要求把靈柩運回原籍的,應說服其家屬就地火化。如果其家屬一定要運回靈柩,則所需運費,由其家屬與企業行政協商解決。
根據上文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職工因工傷致殘的待遇和因工死亡的待遇各自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工作中遭受傷害的職工要清楚自己的傷情,以得到應有的待遇。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濟糾紛過了追訴時效怎么辦
2021-02-19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需要履行什么手續
2020-11-17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住房公積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12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不足額保險
2020-12-14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探析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
2021-02-15新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為原則的
2021-03-22招商引資時修建的廠房,被當做大棚房,沒有拆遷補償怎么辦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