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賠償能否緩刑?
而交通肇事逃逸中行為人主觀上不具有悔罪表現,不符合適用緩刑的條件。因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發生后,肇事的者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離肇事現場的行為,其主觀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心態,因而不具有“悔罪”心理。就算其在歸案后產生了悔罪心理,進行了賠償,但他們的“罪過”比起肇事后未逃逸的大得多,故僅應作為從輕處罰的情節考慮,不宜適用緩刑。
交通肇事后,受害人往往處于孤立無援的危險狀態,由于這種狀態是由肇事人的交通違法行為造成的,所以產生了肇事人及時消除這種危險狀態的法律義務。肇事后逃逸,不履行法定義務,事實上形成了新的違法行為。因此,交通肇事逃逸,無論是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處罰責任,或是刑事責任都要比沒有逃逸嚴重得多。
緩刑是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暫緩執行原判刑罰,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規定一定的考驗期,在考驗期內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不再犯新罪,也沒有發現漏罪以及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等嚴重情節,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的制度。
二、交通肇事犯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1、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綜上所述,交通肇事逃逸本身的行為就是違反公德和法律,可能對受害人造成嚴重傷害,如果構成犯罪,即便嫌疑人事后對傷者賠償,承擔了民事責任,也不能判處緩刑。從緩刑適用條件看,針對是主觀危害性小的,而肇事逃逸的主觀危害大,應該判處實刑來懲戒。
交通肇事逃逸賠償金額多少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租車乘客受傷由誰賠
2020-11-26被告不到庭是否影響庭審
2021-02-19地址異常能否做股權變更嗎
2021-01-03法律規定公職人員違紀如何處分
2021-01-29贈與合同訂立的原則
2020-12-28家庭冷暴力
2021-03-05調解撤訴的案子是一審終審嗎
2021-01-27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