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第十八條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
二、行政訴訟不受理有哪些
法律明確規定不受理的行為——前四種是行政訴訟法第12條規定的,后五種是《行訴法解釋》第1條規定的。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指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部、外交部以國家名義實施的有關國防、外交事務的行為,以及經憲法和法律授權宣布緊急狀態、實施戒嚴和總動員等行為。
(二)抽象行政行為 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內部人事管理行為 行政機關對所屬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作的任免、獎懲、調動、福利等決定,工作人員不服的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四)法定終局裁決行為
(五)刑事司法行為 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這是一種形式意義上的行政行為,但實質意義上則為司法行為。公安、國家安全機關行使職權具有雙重性質,這里的刑事訴訟行為不受行政法規則調整和支配。
(六)行政調解行為與法定行政仲裁行為 調解是一種當事人自愿接受的“管轄”,對當事人權利、義務發生影響的決定因素是其意思表示,而非行政機關的意志。行政調解只是一種行政的規勸、建議,達成調解協議也主要依賴平等主體間讓渡權利、處分權利。勞動仲裁或其他法定仲裁的主體往往不是行政機關,故而對調解行為和仲裁行為不服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七)不具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 行政指導行為也不具有強制性,因而沒有必要通過訴訟途徑來解決。
(八)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 重復處理行為一定是維持了原結論,沒有對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發生新的得、喪、變更的影響,只是對以往結論的肯定和維持,故而,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九)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這里的對相對人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主要是指行政行為有效成立以前的內部運作、程序性的準備行為、調查取證等事實行為,此種行為尚未發生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得、喪、變更變化的實際效果。
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與他人發生一些糾紛和矛盾,如果經過協商的方式無法解決時,也是可以通過訴訟等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那么在提起訴訟時也是需要當事人提交起訴狀以及相關材料給當地的法院,法院也會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以及雙方的證據來做出判決。
行政拘留孕婦行政法規定是什么?
被處罰人不服行政拘留處罰決定是否可以暫緩執行?
行政拘留可以申請暫緩執行嗎?行政拘留有案底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證明婚內財產是個人財產
2021-02-10認定工傷的情形
2021-02-07企業破產法的最新解釋
2020-12-30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事實收養如何認定
2021-02-07遺產繼承到法院起訴怎么辦
2020-12-28哪些婚姻關系視為無效婚姻
2021-02-21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
2020-12-25代位繼承是否適用于遺囑繼承
2021-02-26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土地流轉的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