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車主肇事逃逸會抓到嗎?
車主肇事逃逸肯定會被抓到,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種特別惡劣的交通違法行為,要承擔更為嚴厲的法律后果。交通肇事后,受害人往往處于孤立無援的危險狀態,由于這種狀態是由肇事人的交通違法行為造成的,所以產生了肇事人及時消除這種危險狀態的法律義務。肇事后逃逸,不履行法定義務,事實上形成了新的違法行為。因此,交通肇事逃逸,無論是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處罰責任,或是刑事責任都要比沒有逃逸嚴重得多。
二、責任認定
從行政責任講,《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二款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該規定是對交通事故逃逸人員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將被吊銷駕照且終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論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其次談談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這里所說”責任”是指民事責任,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賠償責任.法律將該責任確定為推定過錯責任.由于當事人逃逸導致事故現場遭到破壞,使交管部門對事故責任難以認定,首先推定其有過錯,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若其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才可減輕其責任,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舉證責任。
再次談談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屬情節加重犯,刑法將此規定了較重的量刑.需要提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法定最高刑是十五年,故意殺人罪法定最高刑是死刑。
在造成交通肇事行為后,部分駕駛人員可以會出現逃逸的現象,這會造成更大的犯罪行為。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在造成交通事故后沒有對受傷人員進行積極救護,可能構成受傷人員重傷身亡的現象,另外在司法判決上,會被終身禁駕。具體的情況應當結合肇事的事故情況來進行界定。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存在自首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變更路線造成費用增加可要求旅客增加票款嗎
2021-03-14商標前綴后綴是否構成侵權
2021-01-02保證書里面的提到賠償費用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會被撤銷
2020-12-11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責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