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致死量刑怎么判?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情況,司法實踐在處理具體案件中據以定罪量刑的結果也往往不相同。因此,往往對同一犯罪情節在理論上和司法實踐中都互相滲透著矛盾的觀點。
從司法實踐看,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情況非常復雜。如果這類案件只是簡單地以交通肇事或者故意殺人罪去定罪處罰是不夠準確的。因此,對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案件的定性,應當根據行為人逃逸時的主觀罪過形式及逃逸過程中的客觀行為予以正確的分析認定。
1、對于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因過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只要有證據能充分證明行為人不知道逃逸行為會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沒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即不具備間接故意殺人主、客觀條件的,均應按交通肇事定罪處罰。
2、交通肇事后被害人傷勢極其嚴重,以至生命垂危即使行為人及時搶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為逃脫罪責駕車逃逸,而被害人最終確已死亡的,對于這類案件,筆者認為應當認定該行為只能構成交通肇事罪。不能依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三款,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規定處罰。而應根據第二款,即“肇事后逃逸后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一規定來定罪量刑。
3、行為人因交通肇事后逃逸。在當時的情形下行為人明知其逃逸后被害人受傷嚴重有死亡的可能,卻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被害人進行救助,對被害人死亡的結果采取放任的態度,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的案件,應視不同情況分別定故意殺人罪或以故意殺人罪和交通肇事罪二罪并罰。
4、行為人肇事致人重傷后為逃避罪責,故意將被害人移至不易被人發現的地方致被害人死亡的,對此行為應以直接故意殺人罪定罪。
綜上所述,交通肇事已經嚴重違反了我國交通法的規定,交通肇事是指因為故意或者無意造成擾亂道路交通秩序,造成他人傷亡的事件。逃逸是指當發生交通事故后,選擇逃避來躲避警方的追查。肇事逃逸是雙重罪名,致死應該判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交通肇事逃逸罪判刑幾年
交通肇事逃逸處罰規則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姻關系包括什么
2020-11-19沒有進行股權變更能否解除協議
2021-03-23法人變更執行董事是否也要變更
2021-02-14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事故責任以及事故責任認定書
2020-11-24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18賣方贈與的產品有瑕疵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何劃分
2021-03-06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單位違約怎么解除合同
2021-03-19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