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處罰
1、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2、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對于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就已經構成犯罪,如果構成犯罪的話將會處以7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所以發生交通事故后千萬不要因為逃避責任而進行逃跑,如果未進行逃避就不會構成犯罪,如果發生交通事故之后逃避責任就構成了犯罪行為。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認定
交通肇事量刑標準2020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老公私自賣房,我該怎么辦
2021-01-08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軍人撫恤金可以定期發放嗎
2021-03-19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同行業財務崗位有競業限制嗎
2020-12-29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