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除了在法律上懲罰犯罪行為,同時又兼顧了教育意義。主要針對相對于觸犯刑法來說較輕的違反行政法規的行為。行政處罰具有一定的法定條件,也有依法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的情形。下面小編為大家解答不予行政處罰和減輕行政處罰的法定情形。
一、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
未滿14周歲的自然人,在生理、智力上尚未發育成熟,還不具備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意義和后果的能力,也不具備自覺地控制自己行為和對自己行為承擔責任的能力。所以,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其監護人加以管教。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有違法行為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規定,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二、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情形。
《行政處罰法》之所以作出從輕、減輕或免予行政處罰的規定,主要基于以下幾點考慮。首先,在我國處罰本身不是目的,如果用較輕的處罰能夠達到目的,那么采用較重的處罰事實上會擴大處罰成本。其次,恰當地使用從輕、減輕或免于處罰,更容易使人改過自新。再其次,違法行為客觀上有情節輕重之分,有危害大小之別,如果處罰不分輕重,不管三七二十一皆打五十大板,既不能體現過罰相適應的原則,也不公正。最后,根據情節、后果輕重來處罰,更能夠發揮行政處罰催人向善的導向作用,更能夠體現行政處罰的法規制定初衷。
第二十七條規定,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1.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2.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3.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4.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應該引起注意的是,對經濟困難的違法當事人,不能因收繳其罰款難度大,為了提高結案效率,而予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為“經濟困難”不是從輕、減輕或者免予處罰的法定條件。對經濟確有困難、一時難以繳納罰款的當事人該如何處理?《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二條作出明確規定:“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依據行政處罰法,未滿14周歲的自然人,或精神病人不用接受行政處罰。主要在于他們的行為能力欠缺或不具備行為能力。行政處罰本身就是對較輕違法行為的處罰,處罰也不是目的。對于生理健全的少年還是以教育為主。
行政處罰簡易程序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剝奪政治權利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2保全退費暫停是貸款嗎
2021-02-15交通事故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2贍養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3-01民事案件
2020-12-24西安市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有哪些
2021-01-02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