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制定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當中也專門提到商業行賄的這個概念,商業行賄主要是各企業在競爭的過程當中采用的一種違法的行為。但根據商業行賄的具體數額來看,也不一定都能構成犯罪的,在商業行賄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也依然要被行政處罰。那么,我國規定商業行賄多少錢可以行政處罰?
一、我國規定商業行賄多少錢可以行政處罰?
一)對個人行賄罪立案標準對個人行賄涉嫌下列情節之一的,應予定罪:
1、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2、行賄數額不滿一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二)對單位行賄罪立案標準對單位行賄涉嫌下列情節之一的,應予定罪:
(1)個人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
(2)個人行賄數額不滿十萬元、單位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②向三個以上單位行賄的;
③向黨政機關、司法機關、行政執法機關行賄的;
④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2、單位行賄罪立案標準單位行賄涉嫌下列情節之一的,應予定罪:
(1)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
(2)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②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③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④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二、商業賄賂行政處罰的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可以給中間人傭金。經營者給對方折扣、給中間人傭金的,必須如實入帳。接受折扣、傭金的經營者必須如實入帳。”
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二條:“經營者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3、《四川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第十六條:“經營者不得采用給予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前款所指其他手段,包括旅游度假、房屋裝修、提供住房使用權等使對方受益的手段。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可以給中間人傭金。經營者給對方折扣、給中間人傭金的,必須如實入賬。接受折扣、傭金的經營者必須如實入賬。”
4、《四川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第四十四條:“經營者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未構成犯罪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采用給予財物以外的其他手段進行賄賂的,按同期相應費用折算賄賂金額。”
5、《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第四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在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時不得收受或者索取賄賂。”
6、《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第五條:“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本規定所稱回扣,是指經營者銷售商品時在帳外暗中以現金、實物或者其他方式退給對方單位或者個人的一定比例的商品價款。本規定所稱帳外暗中,是指未在依法設立的反映其生產經營活動或者行政事業經費收支的財務帳上按照財務會計制度規定明確如實記載,包括不記入財務帳、轉入其他財務帳或者做假帳等。”
7、《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第六條:“經營者銷售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予對方折扣。經營者給予對方折扣的,必須如實入帳;經營者或者其他單位接受折扣的,必須如實入帳。本規定所稱折扣,即商品購銷中的讓利,是指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時,以明示并如實入帳的方式給予對方的價格優惠,包括支付價款時對價款總額按一定比例即時予以扣除和支付價款總額后再按一定比例予以退還兩種形式。本規定所稱明示和入帳,是指根據合同約定的金額和支付方式,在依法設立的反映其生產經營活動或者行政事業經費收支的財務帳上按照財務會計制度規定明確如實記載。”
8、《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第七條:“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中間人傭金。經營者給中間人傭金的,必須如實入帳;中間人接受傭金的,必須如實入帳。本規定所稱傭金,是指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給予為其提供服務的具有合法經營資格的中間人的勞務報酬。”
9、《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第八條:“經營者在商品交易中不得向對方單位或者其個人附贈現金或者物品。但按照商業慣例贈送小額廣告禮品的除外。違反前款規定的,視為商業賄賂行為。”
10、《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第九條:“經營者違反本規定以行賄手段銷售或者購買商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應當予以沒收;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購買或者銷售商品時收受賄賂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按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小編在上面的這篇資料當中主要是給大家整理了一下國家規定的行賄罪的立案標準,但是發生了行賄行為如果達不到刑事立案標準的話,那統一都會按照行政違法行為予以處罰的。所以在商業行賄案件當中,個人行賄數額不足一萬元的,單位行賄數額不足10萬元的都會被行政處罰。
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關于行賄罪的最新司法解釋規定
2020行賄罪最新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及其法律約束力是怎樣的
2021-01-14辨認筆錄屬于什么證據
2021-02-06網絡著作權與傳統著作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14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勞動合同解除手續
2020-11-09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想離婚怎么進行外遇取證
2021-01-16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