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又有逃逸的行為,一般情況下是對其定交通肇事罪,而逃逸行為則視具體情節進行相應的處罰。所以交通肇事逃逸通常定的都是交通肇事罪,只是在處罰方面略有不同。詳細情況請你閱讀下文了解。
一、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判刑
1、根據《刑法》第133條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肇事后逃逸的,屬法定的加重情節,傷者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2、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3、《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規定,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機,不論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都將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責任認定
1、出于逃避法律責任,但履行救助義務。如行為人交通肇事將人撞倒后,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后逃離現場。120醫護人員及時將傷者送往醫院。這種情形下,行為人雖構成逃逸,但主觀惡性不深。僅出于逃避法律責任,現實中為搶救傷者,爭取了寶貴時間。對于這種情形,認定責任時應該從寬。
2、出于逃避救治傷者,逃逸后主動投案。有人認為這種情形中,行為人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理由在于行為人的主動投案。但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實際上違背了立法原意。法律之所以規定逃逸是加重情節,就是考慮對受害人生命的保護。逃逸造成的最嚴重后果就是,使傷者缺乏救助,導致傷勢嚴重以致死亡。所以這種情形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是當然的。但排除逃逸后自首的成立,對自首情節按照刑法減輕處罰也是應當的。
3、既逃避法律責任又逃避救治傷者。這種情形在現實中最為常見,行為人在主觀上大多是兩者的競合。對于這種情況,顯然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在量刑幅度內予以從重。如果其結果導致受害人的死亡,則是逃逸行為情節的再次加重,構成“因逃逸致人死亡”。一觀點,原因有二:其一,這種說法回避了導致加重結果的主觀心理的爭論;其二,也表明了即認為“因逃逸致人死亡”中逃逸行為的相對獨立性。
由于逃逸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加重處罰情節,因此不再單獨定罪,只是在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基礎之上加重處罰。由于涉嫌刑事犯罪都是關系到自由、名譽的大事,所以小編建議最好聘請專業律師來為辯護。律霸網站為你推薦你所在地區的專業律師,幫你進行訴訟,維護合法權益。
交通肇事罪的最高量刑是多少年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量刑標準
交通肇事逃逸能否判處緩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搶注域名算侵權嗎
2021-01-11人被車撞了有哪些賠償
2020-11-14無期徒刑罪犯如何減刑
2020-11-09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無房產證原件能否過戶
2020-11-25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土地出讓金需要上繳國庫嗎
2020-11-20征收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的格式
2021-03-22拆遷方的慣用套路該如何破解
2021-01-20房屋拆遷貨幣補償評估依據有哪些
2021-03-09老舊房拆遷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13協議拆遷是否合法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