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房子遺產分配的方法是什么?
農村父母遺產房屋應當按照遺囑的條款進行繼承處理,沒有遺囑的可以按照法定繼承處理,一般來說,農村的房屋是沒有產權證的,也不用辦理過戶手續。而農村宅基地是不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的。所提及的宅基地繼承實際上是指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我國《繼承法》第3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土地管理法》規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村民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我國土地和房屋是分別實行管理的。根據規定宅基地是農民基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體建設用地,農民無須交納任何土地費用即可取得,是一種福利性質的,一般來講不能繼承。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則屬于公民個人財產,可以繼承。
無遺囑時按照法定繼承順序處理。法律上繼承權是不分農業戶口和非農戶口的,如果沒有遺囑,作為子女可以繼承父母在農村的房屋,但這種繼承僅限于對宅基地上的房屋使用權的繼承,宅基地使用權是不能繼承的,宅基地是屬于集體所有的。
二、法定繼承的原則
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指的是在法定繼承中確定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分得的遺產份額的基本準則。《繼承法》第13條對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做了明確規定,我們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1.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這是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的一般原則,即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該平均分配遺產。該法條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
2.特殊情況下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可以不均等。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特殊情況”主要是指:
(1)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給予照顧。繼承人只有同時具備生活有特殊困難和缺乏勞動能力的情形時,才能在遺產分配時中給予照顧,而且一旦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就應當給予照顧。
(2)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不是應該多分,不具有強制性。
(3)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該不分或少分,這是繼承法中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的重要體現。繼承人符合下列條件的,應不分或少分遺產:①繼承人有扶養能力和條件;②不盡扶養義務;③繼承人協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
農村房子的繼承和處理,應當根據其土地的所有權情況而定,由于農村集體土地屬于集體所有,所以個人是無法作為遺產進行繼承分配的,但對于土地上的財產,可以由繼承人按照法定繼承或者遺囑繼承的情況來進行繼承處理。
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那個優先?
代位繼承人屬于法定繼承人嗎
法律上法定繼承人如何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效力能否追溯
2021-02-25國家安全重點單位可以用中外合資保安服務嗎
2021-01-04分公司取消合并報稅怎么處理
2020-12-14分公司設立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1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保險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3-13土地轉讓的手續需要什么
2021-03-05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土地入股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5模擬拆遷是合法的嗎
2021-02-27拆遷補償不透明,可以申請信息公開嗎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