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老百姓來說,買房是一件人生大事,很多家庭都是用了所有積蓄來買套房子的。因此,人們在買房的時候,要仔細查看房屋的質量。否則入住后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會影響到業主的正常生活的。那么,買房的時候怎么看房屋質量?下面我們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買房的時候怎么看房屋質量?
1、看墻壁
看墻壁是否漏水,較好是在房子交房前,下過大雨的第2天前往視察一下。這時候墻壁如果有問題,幾乎是無可遁形的。墻壁除了滲水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看墻壁是否有裂紋。
2、驗水電
除了看看是否通了電外,還要看下電線是否符合國標質量,再就是電線的截面面積是否符合要求。一般來說,家里的電線不應低于2.5平方,空調線更應達到4平方,不然使用空調時,容易過熱變軟。
3、驗防水
這里所說的防水,指的是廚衛的防水。驗收防水的辦法是:用水泥沙漿做一個檻堵著廁衛的門口,然后再拿一膠袋罩著排污/水口,再加以捆實,然后在廁衛放水,淺淺就行了(約高2cm)。然后約好樓下的業主在24小時后查看其家廁衛的天花。主要的漏水位置是:樓板直接滲漏,管道與地板的接觸處。住在頂樓的筒子們更要注意,要選擇下雨天進行驗收,這樣所有的防水問題都無所遁形了。
4、驗管道
驗排水/污管道,猶其是陽臺之類的排污口。驗收時,預先拿一個盛水的器具,把水倒入排水口。看看水是否順利地流走。一般在工程施工時,有一些工人在清潔時往往會"偷"這個工。把一些水泥渣倒進排水管流走,如果這些水泥較粘的話,就會在彎頭處堵塞,造成排水困難。
5、驗門窗
驗收的關鍵一點是驗收窗和陽臺門的的密封性。窗的密封存性驗收最麻煩的一點是,只有在大雨天方能試出好壞。但一般可以通過查看密封膠條是否完整牢固這一點來證實。陽臺門一般要看陽臺門的內外的水平差度。曾經看過一種情況,陽臺的水平與室內的水平竟然是一樣的,這樣,就很難避免在大雨天雨水滲進的問題了。
6、其他項目
事實上,除了上述的項目外,其他的驗收,都需要有比較專業的知識才行的。你不妨帶一個熟悉工程的朋友去驗收房屋,或者依靠質檢。
二、房屋質量問題體現在哪些方面?
1、樓體不穩定。表現為過了沉降期依然下沉不止;不均勻沉降導致樓體傾斜;整體強度不夠,樓體受震動后或在大風中擺動;因結構不完善,部分或全部承重體系載力不夠,導致樓體有局部或全部坍塌隱患。
2、裂縫。包括墻體裂縫及樓板裂縫。裂縫分為強度裂縫、沉降裂縫、溫度裂縫、變形裂縫,產生的原因有材料強度不夠,結構、墻體受力不均,抗拉、抗擠壓強度不足,樓體不均勻沉降,建筑材料質次,砌筑后干燥不充分等。
3、滲漏。由于防水工藝不完善、防水材料質量不過關等原因導致屋面滲漏,廚房、衛生間向外的水平滲漏,以及向樓下的垂直滲漏,垂直滲漏多見于各種管線與樓板接合處。
4、墻體空,墻皮脫落。墻體內部各砌塊、層面之間連接不好,在壓力、溫差等作用下形成中空,致使墻體整體抗壓能力降低,表面粉刷層易于脫落。有時在沒有形成空鼓的情況下,由于墻表面粉刷材料質次,粉刷工藝不合要求,也會造成墻皮大面積脫落。
5、門、窗密閉性差、變形。有的門窗自安裝上開始,有的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即出現密閉不好、部分材質或整體變形的問題,嚴重者起不到隔斷視線、擋風遮雨的效果,有的無法關閉、開啟。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在于選用材料質量不好,木材干燥程度不夠或在安裝后受到潮濕侵襲,做工粗糙。
綜上所述,人們在買房的時候,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都要對房屋進行實地調查,查看房屋的墻壁、門窗、水電及防水工程等。對于購買頂層的居民來說,對防水工程一定要重視,否則趕上雨季漏水就麻煩了。現在,大家知道了買房的時候怎么看房屋質量,以后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買到質量查的房子。
如何進行房屋質量鑒定,哪些部門可以鑒定?
房屋質量鑒定費用是多少,怎么計算
房屋質量問題賠償費用有哪些,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物被拍賣超出債務怎么辦
2021-03-11農村土地流轉最新補償標準
2021-01-20我國現行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制度是怎樣的
2020-12-29公司怕跟員工打官司嗎
2021-02-12立約定金可以退嗎
2020-12-15合伙企業財產是怎樣分割的
2020-11-21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個人簽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2021-01-30刑事賠償如何受理
2021-02-03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婚姻自由是否屬于政治權利
2020-12-12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