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稅種繁多,房產稅就是其中的一種,是大多數朋友都知道的。房產稅也就是法律規定對房屋所有者征收的稅種,那么大家知道房產稅計算有哪些依據呢?下面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房產稅的計稅依據有哪些
1、對經營自用的房屋,以房產的計稅余值作為計稅依據。
所謂計稅余值,是指依照稅法規定按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至30%的損耗價值以后的余額。其中:
(1)房產原值是指納稅人按照會計制度規定,在賬簿“固定資產”科目中記載的房屋原價。因此,凡按會計制度規定在賬簿中記載有房屋原價11,應以房屋原價按規定減除一定比例后的房產余值計征房產稅;沒有記載房屋原價11,按照上述原則,并參照同類房屋,確定房產原值,按規定計征房產稅。
(2)房產原值應包括與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種附屬設備或一般不單獨計算價值的配套設施。主要有:暖氣、衛生、通風、照明、煤氣等設備;各種管線,如蒸汽、壓縮空氣、石油、給水排水等管道及電力、電訊、電纜導線;電梯、升降機、過道、曬臺等。屬于房屋附屬設備的水管、下水道、暖氣管、煤氣管等應從最近的探視井或三通管起,計算原值;電燈網、照明線從進線盒聯結管起,計算原值。
(3)納稅人對原有房屋進行改建、擴建的,要相應增加房屋的原值。
(4)對于更換房屋附屬設備和配套設施的,在將其價值計入房產原值時,可扣減原來相應設備和設施的價值;對附屬設備和配套設施中易損壞,需要經常更換的零配件,更新后不再計人房產原值,原零配件的原值也不扣除。
(5)自2006年1月1日起,凡在房產稅征收范圍內的具備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包括與地上房屋相連的地下建筑以及完全建在地面以下的建筑、地下人防設施等,均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征收房產稅。
(6)在確定計稅余值時,房產原值的具體減除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稅法規定的減除幅度內自行確定。這樣規定,既有利于各地區根據本地情況,因地制宜地確定計稅余值,又有利于平衡各地稅收負擔,簡化計算手續,提高征管效率。
2、對于出租的房屋,以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
房屋的租金收入,是房屋產權所有人出租房屋使用權所取得的報酬,包括貨幣收入和實物收入。對以勞務或其他形式作為報酬抵付房租收入的,應根據當地同類房屋的租金水平,確定租金標準,依率計征。
如果納稅人對個人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申報不實或申報數與同一地段同類房屋的租金收入相比明顯不合理的,稅務部門可以按照《稅收征管法》的有關規定,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核定其應納稅款。具體辦法由各省級地方稅務機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
3、投資聯營及融資租賃房產的計稅依據。
(1)對投資聯營的房產,在計征房產稅時應予以區別對待。對于以房產投資聯營,投資者參與投資利潤分紅,共擔風險的,按房產的計稅余值作為計稅依據計征房產稅;對以房產投資,收取固定收入,不承擔聯營風險的,實際是以聯營名義取得房產租金,應根據《房產稅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由出租方按租金收入計算繳納房產稅。
(2)對融資租賃房屋的情況,由于租賃費包括購進房屋的價款、手續費、借款利息等,與一般房屋出租的“租金”內涵不同,且租賃期滿后,當承租方償還最后一筆租賃費時,房屋產權一般都轉移到承租方,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的形式,所以在計征房產稅時應以房產余值計算征收。至于租賃期內房產稅的納稅人,由當地稅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4、居民住宅區內業主共有的經營性房產的計稅依據。
對居民住宅區內業主共有的經營性房產,由實際經營(包括自營和出租)的代管人或使用人繳納房產稅。其中自營的,依照房產原值減出10%至30%后的余值計征,沒有房產原值或不能將共有住房劃分開的,由房產所在地地方稅務機關參照同類房產核定房產原值;出租的,依照租金計征。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房產稅計算有哪些依據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房產稅也有其計算的公式,若是需要了解的,可以到律霸網站進一步了解。如果遇到相關糾紛的,也可以到律霸網站咨詢專業的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最好的法律服務。
房產稅征收范圍包括哪些?
房產稅稅收優惠有哪些?
個人住房房產稅繳納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讓需要到哪公證
2021-03-18股權轉讓的流程大概要多久
2021-02-11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期限有哪些
2020-12-26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欠條可以直接執行嗎
2021-01-31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非訟案件怎么審理
2021-02-22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競業協議補償金標準
2020-12-01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交強險起訴保險公司流程
2020-12-16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