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含義與本質是什么
律師解答:“行政自由裁量”一詞是從西方的“discretion”中翻譯而來。英國《牛津法律大辭典》對裁量權的定義為“酌情做出決定的權力,并且這種決定在當時情況下應是正義、公正、正確、公平和合理的。法律常常授予該權力主體以權力或責任
相關法律常識:國內學者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定義各有表述。王*燦先生認為,“凡是法律沒有詳細規定,行政機關在處理具體事件時,可以依照自己的判斷采取適應的方法的,是自由裁量的行政措施。”[2]王*揚先生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定義是“法律在某一事項上沒有具體規定官員應當做出什么決定,官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在各種可能的決定中,選擇他認為對執行職務最有利的決定。”[3]吉林大學學者林*則認為,“行政自由裁量權是行政主體在法律規定的權限范圍內,在行政權力缺乏羈束性規定的情況下,自由判斷、選擇和決定以做出公正而適當的具體的行政行為的權力,即對行為的規范、方式、種類、幅度、時限等的選擇權。”[4]
學者們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表述盡管有所差異,但他們對其本質的認識還是比較一致的,即都認為:
(1)行政自由裁量權是由行政主體(主要是指行政機關)擁有的權力;
(2)行政自由裁量權是一種不受強制羈束的決定權力,或雖有羈束限制,但將實施的時間、方法和程度的裁量讓與行政主體的權力,目的在于使得行政主體做出“公正而適當的具體的行政行為”,這樣在行政過程中,既充分發揮了行政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又彌補了“法律不能”或“法律不足”之時的缺陷;
(3)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應當符合法的精神和公共利益的要求,任何背離法律實質精神與目的的行政自由裁量都是不合理的行政行為。同時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要遵循公平公正原則,秉持正義,尊重正常人的思維習慣,根據不同行政相對人的不同情況給出正確判斷,要符合國家、社會的基本道德精神。
行政自由裁量權的運行是行政主體以直接發生法律效果為目的的表示行為,其實質是一種意思表示。但作為行政主體的意思表示,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不是恣意的。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而發生的意思表示,并非民法意義上的意思自治,行政主體并沒有自然的意思,其意思應由法律賦予。只有把握好這一點,才能把握好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本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其中患者要提交哪些證據
2021-02-12農村互換土地口頭協議有效嗎
2021-02-02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以新貸歸還舊貸不是同一保證人是否繼續擔保
2021-02-26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