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含義與本質是什么
律師解答:“行政自由裁量”一詞是從西方的“discretion”中翻譯而來。英國《牛津法律大辭典》對裁量權的定義為“酌情做出決定的權力,并且這種決定在當時情況下應是正義、公正、正確、公平和合理的。法律常常授予該權力主體以權力或責任
相關法律常識:國內學者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定義各有表述。王*燦先生認為,“凡是法律沒有詳細規定,行政機關在處理具體事件時,可以依照自己的判斷采取適應的方法的,是自由裁量的行政措施。”[2]王*揚先生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定義是“法律在某一事項上沒有具體規定官員應當做出什么決定,官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在各種可能的決定中,選擇他認為對執行職務最有利的決定。”[3]吉林大學學者林*則認為,“行政自由裁量權是行政主體在法律規定的權限范圍內,在行政權力缺乏羈束性規定的情況下,自由判斷、選擇和決定以做出公正而適當的具體的行政行為的權力,即對行為的規范、方式、種類、幅度、時限等的選擇權。”[4]
學者們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表述盡管有所差異,但他們對其本質的認識還是比較一致的,即都認為:
(1)行政自由裁量權是由行政主體(主要是指行政機關)擁有的權力;
(2)行政自由裁量權是一種不受強制羈束的決定權力,或雖有羈束限制,但將實施的時間、方法和程度的裁量讓與行政主體的權力,目的在于使得行政主體做出“公正而適當的具體的行政行為”,這樣在行政過程中,既充分發揮了行政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又彌補了“法律不能”或“法律不足”之時的缺陷;
(3)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應當符合法的精神和公共利益的要求,任何背離法律實質精神與目的的行政自由裁量都是不合理的行政行為。同時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要遵循公平公正原則,秉持正義,尊重正常人的思維習慣,根據不同行政相對人的不同情況給出正確判斷,要符合國家、社會的基本道德精神。
行政自由裁量權的運行是行政主體以直接發生法律效果為目的的表示行為,其實質是一種意思表示。但作為行政主體的意思表示,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不是恣意的。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而發生的意思表示,并非民法意義上的意思自治,行政主體并沒有自然的意思,其意思應由法律賦予。只有把握好這一點,才能把握好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本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2020
2020-12-05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老公的“不再打牌”的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7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