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糾紛可以拘留嗎
拘留的注意事項
1、需有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這是執行人員作出拘留裁定的前提條件,如果被拘留人沒有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就不能進行拘留,這是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的。在實際執行中,有的執行人員變拘留為一種執行手段,在不對當事人財產詳細調查或采取查封、扣押、拍賣等措施的情況下,以執帶拘,把拘留作為考驗被執行人履行能力或向申請人作一交待的方法,違反法律程序,是嚴重錯誤的。
2、需經院長批準。司法拘留作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項強制措施,屬于執行工作中的重大事項,應當經過三名以上執行員討論,報本院院長批準。實踐中,對某人是否適用拘留往往由承辦人個人決定,法律規定的程序如同虛設。同時執行人員“先斬后奏”的情形也屢屢出現,人已經拘留,但院長還沒有簽字批準。當然,執行人員在執行過程中遇到暴力抗拒、阻撓執行等情況的,可以立即采取拘留手續,但過后必須立即報院長補辦批準手續。
3、異地拘留應當符合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對不在本轄區的被拘留人,作出拘留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派人到被拘留人所在法院,請該院協助執行。這是對異地拘留的限制性規定。實踐中,有的法院可能出于避免地方保護主義的考慮,往往自己徑行到異地進行拘留,如果稍有不慎,會激化矛盾,遭到圍攻,執行人員身體、裝備將遭到不法侵害,因此在異地拘留前,要充分考慮可能會發生的情況,積極爭取當地法院配合和協助。
4、告知被拘留人法定權利。對被拘留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5條的規定,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執行人員應當明確告知被拘留人上述權利。另一方面,雖然目前的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應當通知被拘留人家屬,但將被執行人拘留的原因和理由及關押的處所告之其家屬,應有現實的意義。而這一點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
5、提前解除拘留事由必須合理。根據規定,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并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解除拘留。但“承認并改正錯誤”作為解除拘留的唯一條件規定的過于籠統,有的法院只要被執行人出具一份具結悔過書就提前解除,有的法院要求被執行人象征性履行一部分義務也提前解除。
發生糾紛時,最好不要沖動,要通過法律的途徑來保護自己。民事糾紛情節嚴重的可以被拘留的,一般民事糾紛會被行政拘留或是司法拘留,但是不會涉及到刑事拘留。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損害責任認定只適用哪些情形
2021-02-23分公司取消合并報稅怎么處理
2020-12-14職工持股會
2020-12-1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應該由誰繳納
2020-11-07強制執行會涉及家人嗎
2021-01-28關于夫妻債務問題裁判的新思路
2021-01-06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精神病人能繼承遺產嗎
2020-11-26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拒賠出具什么單據
2021-02-17進西藏得高原腦水腫 被保險人理賠遭拒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