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力即喪失請求司法機關強制力保護其權利的法律制度。訴訟時效屆滿的效力對于權利人來講,其在法律上的勝訴權消滅。但是其民事上的實際權利是存在的,即其權利并沒有因為法律規定的實效制度而消滅,只是轉化為沒有法律保護的自然權利。對于債務人來講,訴訟時效超過后,債務人只是責任可以免除,但債務并沒有消滅。
設立訴訟時效制度的目的在于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以確定財產關系,加速社會經濟流轉,穩定社會經濟秩序,便利人民法院及時正確審結民事案件。
在租賃合同中,因為所涉及的權利內容不同。如,有違約所引起的租賃合同的解除,有違約所導致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行使,有租賃合同到期后出租人對于租賃物的返還請求權,有因承租人拒付租金所引起的追索租金的請求權等。雖然所依據的基礎法律關系都是租賃合同關系。但是,因為所主張的請求權不同,適用的訴訟期間也不同。
那么,關于租賃合同的訴訟實效問題,具體如下:履行過程中因為延付或拒付租金引起的糾紛應當適用1年的訴訟時效外,其他基于租賃合同所引起的糾紛均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即分別適用《民法總則》第135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和第136條規定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條【定義】租賃合同是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第二百一十三條【合同的主要條款】租賃合同的內容包括租賃物的名稱、數量、用途、租賃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賃物維修等條款。
第二百一十四條【租賃期限】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租賃期間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租賃合同,但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二十年。
第二百一十五條【租賃合同的形式】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第二百二十四條【轉租】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徐**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0-12-23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查封、扣押期限的規定
2020-11-15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政府有償劃撥的土地怎么攤銷
2021-02-06土地流轉協議書范本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