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租房合同物品有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房屋租賃當事人因租賃房屋發生糾紛的,首先應當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應當按照房屋租賃合同中約定的民事訴訟或者申請仲裁解決。
1、申請仲裁解決問題
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時向仲裁委員會申請解決糾紛的一種法定方式。但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的,應當雙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約定或事后達成仲裁協議。若事先在合同沒有約定,事后雙方當事人又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將不予受理。
反之,雙方當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已有約定,或者事后已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向法院起訴,法院也將不予受理。仲裁具有司法行為的效力,一旦判決書生效,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民事訴訟解決問題
若當事人在房屋租賃合同中約定訴訟方式解決的或者在糾紛發生后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租賃當事人違反相關規定,致使租賃合同無效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租賃當事人一方未履行相關法律規定的義務,致使租賃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規定義務的一方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財產損失、人身傷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二、房屋租賃合同能否解除?
《合同法》第九十三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只要房屋租賃合同出現符合《合同法》規定的情形,那么房屋租賃合同就是可以解除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因租房合同而產生了糾紛,對于此情形最好的方式就是雙方可以利用協商的方式來進行解決,這樣可以更好的節約雙方的時間,如果確實協商不下來的就可以直接向法院進行起訴或者是申請仲裁,這些行為都是可以得到法律支持的。
租房糾紛應該怎么處理?
居民租房糾紛可以報警嗎?
出租人解除租房合同要符合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新勞動法辭退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7違規領取失業金如何處罰
2021-02-18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監視居住手機被監聽嗎
2021-01-31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離婚協議中贈與財產能否再要回來
2021-03-07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
2021-02-18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兼業保險代理人形式
2021-03-19個人如何承包林地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