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暫無規定申請復議的期限。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財產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第一百零五條第三款規定“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為保障當事人的權利,對財產保全、先予執行、罰款、拘留均賦予了當事人申請復議權。但是卻沒有申請復議期限的規定,筆者認為不妥,理由是:
一是使已生效執行的法律文書一直處于效力待定的狀態,影響法律權威。雖然對此民事訴訟法均明確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但當事人無論何時都可以申請復議,則使生效法律文書處于維持與撤銷的兩可之間,如果撤銷,而由于時間的拖長,則勢必后果更嚴重。
二是易導致當事人規避法律,逃避法律責任。司法實踐中對財產保全的復議已充分暴露出這一問題。原告為保障生效法律文書的順利執行向人民法院申請了財產保全,而被采取財產保全措施方有異議卻遲遲不申請復議,往往在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才申請復議,在訴訟過程中轉移、隱匿其他財產,進入執行程序后才申請復議并得到支持,從而導致勝訴方僅有一紙文書,無法得到執行保障。
三是易導致當事人纏訴纏訪,造成社會不穩定。由于無申請復議期限的制約,當事人想什么時間申請就什么時間申請,隨意性極大,易導致當事人纏訴纏訪,造成社會不穩定。
四是與法的穩定性要求和司法效率的精神不符,亦顯示出立法技術的缺陷。
綜上筆者認為民事訴訟法應當明確申請復議的期限。關于如何明確,筆者認為應當根據行政復議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民事訴訟法判決、裁定的上訴期限的規定,結合財產保全、先予執行、罰款、拘留具體措施科學地予以明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七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據此筆者建議:將《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修改為第一款“當事人對財產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申請復議一次。”第二款“案外人對財產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該裁定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復議申請。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第三款“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因《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四條第二款規定“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由于被拘留的人人身受到限制,為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將《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第三款修改為“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決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當事人對財產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辭職后需要跟公司拿回勞動合同嗎
2021-01-12房屋預售合同與購房合同的區別
2020-12-16外貿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增資流程是什么
2021-03-20公司分立的條件申請
2020-12-08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借法人資金需要寫借款協議嗎
2021-03-18參與眾籌能不能作為消費者投訴
2020-12-24土地租賃可以轉租嗎
2020-11-08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一個負刑事責任從抓到審判要多久
2020-11-11什么合同為格式條款合同
2021-02-09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反擔保人未簽字反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29炒地皮非法倒賣土地會受法律制裁嗎
2021-01-01房產證不滿三個月能辦抵押貸款嗎
2021-03-24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