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認定書拿到后能馬上取保候審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故意肇事的當事人拿到責任認定書后是不能馬上取保候審的,一先向取保機關申請,獲得批準后才能執行取保候審。
第七十九條?需要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應當制作呈請取保候審報告書,說明取保候審的理由、采取的保證方式以及應當遵守的規定,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制作取保候審決定書。取保候審決定書應當向犯罪嫌疑人宣讀,由犯罪嫌疑人簽名、捺指印。
第八十條?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交通事故認定書的作用
(一)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機關通過對現場的勘察、技術分析和有關檢驗、鑒定結論所出具的法律文書。從表面看,雖然是公安機關依其職權單方作出的對事故當事人這一特定對象和特定事項作出的一種定性定論,但不能直接確定當事人具體的權利義務,即不是對當事人的人身權、財產權進行直接處理,不屬于直接調整當事人人身權、財產權法律關系的具體行政行為,只能是通過調查和勘驗得出的技術結論,它與一般意義上的行政行為不同。同時,公安機關也是以此作為證據作出行政可訴性的行政處罰。
(二)從反面看,如果將交通事故認定納入行政訴訟,會出現負面效果,導致訴訟程序的沖突和訴訟資源的浪費。交通事故認定在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中是作為證據發揮作用的,對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無需單獨通過行政訴訟來認定,而只需在相應的訴訟中由人民法院來審查判斷。對公安機關作出的交通事故認定,如果事先可以采用行政訴訟的方式救濟,而在民事、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又作為證據進行審查,勢必對同一行為在人民法院產生雙重救濟,而不同的救濟方法可能造成結果不同,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也會都期待交通事故認定行政訴訟的結果,否則不能進行。行政判決維持還尚可,如果判決撤銷并責令重作,當事人可能對重作的認定再一次提起行政訴訟,然后再啟動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程序,會出現連環訴訟的情況,無疑增加當事人的訴累和訴訟成本,違背訴訟經濟原則,也難以體現司法為民和司法效率,使糾紛和矛盾長期得不到解決和化解。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故意肇事的當事人拿到責任認定書后是不能馬上取保候審的,一先向取保機關申請,獲得批準后才能執行取保候審。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律師事務所異地提供法律服務,收費如何確定
2021-03-09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空白背書匯票能出借嗎
2021-02-182020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1-13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離婚房產評估過程
2020-11-25漢中市事業單位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17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拆遷補償款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