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業務范圍有哪些
公證機構的業務范圍是指公證機構根據國家的授權,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所辦理的公證法律事務。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逐步擴大,我國公證機構的業務范圍也在不斷的拓展。歸納起來,我國公證機構的業務范圍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證明法律行為
法律行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的行為。證明法律行為是公證機構最基本、最主要的一項業務。常見的法律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1)各種經濟合同。主要包括房屋買賣合同、各種租賃、承包合同、貸款合同、抵押合同、股權、設備、技術轉讓合同等;
(2)各種民事協議。如贈與,財產分割,婚前財產約定,賠償,民間借款,贍養、遺贈撫養等協議;
(3)收養和認領親子;
(4)繼承;
(5)各種單方法律行為。如遺囑、委托、贈與、聲明、承諾等;
(6)包括招標投標、拍賣、抽簽、搖獎等特定和不特定多數人參加的現場活動。
2、證明有法律意義的事實
有法律意義的事實是指除法律行為之外,對當事人設立、變更、終止法律關系有一定影響的客觀事實。公證機構所證明的有法律意義的事實主要有:
(1)法律事件。如出生、死亡、不可抗力、自然災害、意外事件等;
(2)其他法律事實。如親屬關系、婚姻狀況、學歷、經歷、職稱、身份等。
3、證明有法律意義的文書
有法律意義的文書是指在法律上具有特殊意義或作用的文件、證書、各種文字材料的總稱。公證機構所證明的法律文書主要有:法人營業執照、董事會決議、專利注冊證書、商標注冊證書、公司章程、各種表格、記錄、紀要等。
4、賦予債權文書以強制執行效力
按照有關規定,公證機構可對經過公證的,以給付一定貨幣、物品或有價證券為內容的,并有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時應受強制執行意思表示的,無疑義的債權文書,證明其有強制執行效力。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文書中所規定的義務時,債權人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八條的規定,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5、保全證據
即公證機構應當事人的申請,在訴訟發生之前對可能滅失、毀損或以后難以收集到的證據,采取一定的措施,先行予以收集、固定并保管的活動。
6、提存
提存是指債務已到清償期限,如果由于債權人方面的原因而使債務人無法履行其給付義務時,債務人將給付標的物提交于公證機構,而后由公證機構轉交于債權人的行為。隨著市場的逐步發展,目前的提存已經突破了上述傳統的提存概念。在當事人之間達成的交易中,如果規定了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債務人才給付標的物時,當事人可以約定,預先將給付標的物的全部或一部分提存到公證機構,待條件具備時,再由公證機構將給付標的物交付債權人。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公證業務范圍有哪些”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變更后員工合同怎么辦
2020-11-18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質押登記是否可以過后補充登記
2021-03-10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法律是如何規定虐待的
2020-11-21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