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時效是當事人能夠向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有效期限,超過了這一期限,則當事人喪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一般訴訟時效和法定訴訟時效的規定。行訴法第39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由此可見,行訴法規定的一般訴訟時效為三個月。法定訴訟時效即法律有規定的訴訟期限從其規定。中國行政法律所規定的行政起訴期限有5天、10天、15天、30天等不同期限的規定。
訴訟時效的效力就是指訴訟時效屆滿所產生的法律后果。根據民法通則第135條、第138條的規定,這種法律后果表現在:
1、行政訴訟時效屬于消滅時效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所產生的法律后果是消滅了權利人享有的勝訴權,即權利人喪失了獲得法律強制保護的權利。
2、行政訴訟時效消滅勝訴權,而不消滅起訴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3條的規定,權利人在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后起訴的,人民法院仍應予以受理,不得以訴訟時效屆滿為由不予受理。因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才能查明訴訟時效是否屆滿。當然,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沒有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則依法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權利人確有正當理由的,則依法認定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予以延長,以便保護權利人的權利。
3、行政訴訟時效屆滿并不消滅實體權利
這就是說,訴訟時效屆滿,導致權利人的勝訴權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強制保護。但是,權利人基于民事法律關系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實體權利)仍然存在,所以,義務人在訴訟時效屆滿之后自愿向權利人履行義務的,權利人仍然有權接受。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民法通則第138條)。而且基于當事人實體權利義務的存在,義務人在自愿履行義務后,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反悔的,人民法院也不予以支持。但是,如果有證據證明實體權利本身已因其他原因而消滅的,則履行義務的義務人可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返還。
對于你提出的“行政不作為起訴時效”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行政訴訟時效是當事人能夠向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有效期限,超過了這一期限,則當事人喪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一般訴訟時效和法定訴訟時效的規定。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三板定增是什么意思
2020-12-01多家企業出資成立新公司如何設立股東會
2021-01-13商標注冊費用是多少
2020-12-06保證人死亡后保證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
2021-01-14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有限合伙人如何轉讓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
2020-11-27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二審先予執行費用
2020-12-27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