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為違法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國家的合法權益受到不當侵害,具有社會危害性。在通常情況下,社會危害性與法律責任是密不可分的。那么,行政機關對其不作為違法產生的社會危害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根據法律規定,行政主體承擔法律責任的種類有11種:1、宣布無效;2、撤銷違法;3、重作行為;4、修正違法;5、履行職責;6、承認錯誤、賠禮道歉;7、恢復名譽、消除影響;8、返還權益;9、恢復原狀;10、行政賠償;11、被通報批評。對行政不作為違法行為應追究的主要法律責任是責令行政主體限期履行職責,這在我國立法中也有體現,如《行政復議法》第28條第2項規定“被申請人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決定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行政訴訟法》第50條第3項規定“被告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但在實踐中應視具體情況有選擇地加以主張和認定。
由于行政主體通常是組織,其行政行為必須通過行政人來實施,在追究法律責任時,有必要正確劃分行政主體與行政人的法律責任。對外部來說只有行政主體才是名正言順的律責任主體,因為行政人是以行政主體的名義對外進行行政活動的,行政人的職務行為應視為行政主體的行為。作為行政人的法律責任不是不追究,而是先由行政主體對外承擔,再由行政主體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進行內部責任追究,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68條規定“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該行政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在的行政機關負責賠償。行政機關賠償損失后,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國家賠償法》第14條規定“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后,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合以上內容看來,行政不作為侵害了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國家合法權益,需要嚴厲打擊。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是否可以直接處分質押物
2020-12-03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合伙人對合伙企業財產如何處分
2020-12-15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離婚集資房怎么分,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2-27已經離婚了還算婚姻糾紛嗎
2020-11-09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保險公司的押金會退還嗎
2021-01-14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