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為違法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國家的合法權益受到不當侵害,具有社會危害性。在通常情況下,社會危害性與法律責任是密不可分的。那么,行政機關對其不作為違法產生的社會危害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根據法律規定,行政主體承擔法律責任的種類有11種:1、宣布無效;2、撤銷違法;3、重作行為;4、修正違法;5、履行職責;6、承認錯誤、賠禮道歉;7、恢復名譽、消除影響;8、返還權益;9、恢復原狀;10、行政賠償;11、被通報批評。對行政不作為違法行為應追究的主要法律責任是責令行政主體限期履行職責,這在我國立法中也有體現,如《行政復議法》第28條第2項規定“被申請人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決定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行政訴訟法》第50條第3項規定“被告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但在實踐中應視具體情況有選擇地加以主張和認定。
由于行政主體通常是組織,其行政行為必須通過行政人來實施,在追究法律責任時,有必要正確劃分行政主體與行政人的法律責任。對外部來說只有行政主體才是名正言順的律責任主體,因為行政人是以行政主體的名義對外進行行政活動的,行政人的職務行為應視為行政主體的行為。作為行政人的法律責任不是不追究,而是先由行政主體對外承擔,再由行政主體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進行內部責任追究,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68條規定“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該行政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在的行政機關負責賠償。行政機關賠償損失后,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國家賠償法》第14條規定“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后,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合以上內容看來,行政不作為侵害了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國家合法權益,需要嚴厲打擊。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市房管局關于調整我市住房限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2020-11-28交通肇事沒有責任認定書能索賠嗎
2021-01-25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在偵查階段可以羈押多長時間
2021-03-10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安置房上市交易要補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92020農村集體土地合法使用權轉讓現狀以及征收行為的合理性
2021-01-20房屋拆遷補償是按人頭還是按面積
2021-02-12營改增后拆遷安置房如何繳稅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