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題」問題研討
「英文摘要」takenintoconsideration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andthelogicdemandforitscoordinationwiththecivilaswellascriminalproceedings,theauthorofthispaperproposesageneralframeworkof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coveringpreparationsbeforetrial,incourt,summaryprocedure;meditationandreconciliation.
「關鍵詞」審前準備程序/庭審程序/簡易程序/調解程序/和解程序
我國行政訴訟法已頒布13年了。這期間,我國的政治經濟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國家法制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于1991年制定了新的民事訴訟法,于1996年修訂了刑事訴訟法,對我國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制度和程序進行了重大改革。為進一步推進我國的司法制度改革,維護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筆者認為,我國行政訴訟制度和程序亦應進行相應的改革,特別是針對行政訴訟法條文較少,程序簡單,甚至未予規定而直接參照民事訴訟程序的狀況,應盡快建立和完善行政訴訟程序。限于篇幅,筆者僅就建立行政訴訟的審前準備程序、庭審程序、簡易程序、調解程序與和解程序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學界同仁。
一、建立行政訴訟審前準備程序
所謂行政訴訟審前準備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行政訴訟案件后至開庭審理前,為保證開庭審理的順利進行,而依法進行的一個訴訟過程或訴訟階段。
建立行政訴訟審前準備程序,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可以保障訴訟公正。自行政訴訟建立以來,我國人民法院的審前準備活動和庭審活動均由同一法官進行。如果法官在庭前進行了調查取證工作,則很容易產生預斷,先入為主,并導致庭審走過場,從而影響訴訟公正。而如果庭前準備程
序(包括庭前調查取證)由非庭審法官進行,則可以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進而保障訴訟公正。而且,在庭前準備階段,由當事人明確雙方爭點,收集和提供證據,并決定審理對象,而法官則處于中立地位,這也體現了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有利于訴訟公正的實現。其次,可以提高訴訟效率。通過開庭審理前的準備,雙方當事人充分了解對方的訴訟主張,這樣將會使案件得到及時分流:對于案情簡單,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案件,當事人可能選擇訴訟外的方法如和解等解決,從而節省法院和當事人開庭審理的耗費;對于需要開庭審理的案件,由于爭議的焦點明確,證據準備充分,且不能在庭審中提出新的證據,因此法庭審判能夠迅速、高效進行,從而也減少了法院和當事人的訴訟投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公司惡意上訴怎么辦
2020-12-25什么是物權法定準則是什么
2020-12-07兒子開公司能多要贍養費嗎
2020-11-26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買保險 律師教你“八招”防忽悠
2020-12-18保險公司理賠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25房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22土地入股租賃協議范文
2021-03-09沒有一書四方案就征地,對補償會造成什么影響
2021-03-21滕州市鎮上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1-29攀枝花市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