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質證
行政訴訟質證是指在行政訴訟庭審過程中,當事人對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進行對質、核實,從而形成證據證明力的活動。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31條規定:“……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若干解釋》第31條也規定:“未經法庭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據。”《若干規定》第35條進一步明確:“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并經庭審質證。未經庭審質證的證明,不能作為定案的證據。”
行政訴訟證據是否需要質證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并經庭審質證。未經庭審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應當保密的證據,不得在開庭時公開質證。
當事人在庭前證據交換過程中沒有爭議并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后,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經合法傳喚,因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而需要依法缺席判決的,被告提供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但當事人在庭前交換證據中沒有爭議的證據除外。
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由申請調取證據的當事人在庭審中出示,并由當事人質證。
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證據,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調取該證據的情況進行說明,聽取當事人意見。
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關聯性、合法性和真實性,針對證據有無證明效力以及證明效力大小,進行質證。
經法庭準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證據問題相互發問,也可以向證人、鑒定人或者勘驗人發問。
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相互發問,或者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時,發問的內容應當與案件事實有關聯,不得采用引誘、威脅、侮辱等語言或者方式。
對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
(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并經法庭準許可以出示復制件或者復制品;
(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可以出示證明復制件、復制品與原件、原物一致的其他證據。
視聽資料應當當庭播放或者顯示,并由當事人進行質證。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行政訴訟證據是否需要質證”的相關知識,總之,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并經庭審質證。未經庭審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如果的您的情況更為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汽車肇事司機不接電話怎么調解
2020-11-20拖欠工資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1-02-27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費嗎
2021-01-30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第三責任險處理時注意什么
2020-11-08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CIP 運費和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2021-01-30CIF價格條件下貨運保險發生貨損如何索賠
2021-02-16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離婚后,對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應怎么處理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