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證據的質證發生在哪個階段
根據訴訟效率原則的要求,法庭在第一審程序中進行質證并且對經過庭審質證的證據,除確有必要外,一般不再進行質證,以避免案件久拖不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但也有例外:(1)法庭在質證過程中,準許當事人補充證據的,對補充的證據仍應進行質證。(2)在第二審程序中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對當事人依法提供的新的證據,法庭應當進行質證。所謂新的證據主要是指以下證據:在一審程序中應當準予延期提供而未獲準許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依法申請調取而未獲準許或者未取得,人民法院在第二審程序中調取的證據;原告或者第三人提供的在舉證期限屆滿后發現的證據等。
二、行政訴訟證據的庭審質證該如何進行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并經庭審質證。未經庭審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應當保密的證據,不得在開庭時公開質證。
當事人在庭前證據交換過程中沒有爭議并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后,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經合法傳喚,因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而需要依法缺席判決的,被告提供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但當事人在庭前交換證據中沒有爭議的證據除外。
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由申請調取證據的當事人在庭審中出示,并由當事人質證。
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證據,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調取該證據的情況進行說明,聽取當事人意見。
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關聯性、合法性和真實性,針對證據有無證明效力以及證明效力大小,進行質證。
經法庭準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證據問題相互發問,也可以向證人、鑒定人或者勘驗人發問。
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相互發問,或者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時,發問的內容應當與案件事實有關聯,不得采用引誘、威脅、侮辱等語言或者方式。
對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
(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并經法庭準許可以出示復制件或者復制品;
(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可以出示證明復制件、復制品與原件、原物一致的其他證據。
視聽資料應當當庭播放或者顯示,并由當事人進行質證。
如果讀者有其他的法律問題需要援助的,可以到律霸網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團隊,可以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期間能享受年終獎嗎
2021-03-22合同履行不能是無效合同嗎
2020-11-16擔保合同能獨立存在嗎
2021-02-27交通肇事沒有責任認定書能索賠嗎
2021-01-25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買保險 律師教你“八招”防忽悠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