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政治犯不引渡原則
政治犯不引渡是引渡上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各國公認的一項國際法原則,即一國對于在其境內的某一外國人因民族、種族、國籍、宗教、參加某一政治團體或具有某種政治觀點而遭受其本國或居住地國通緝、審判或判刑而給予庇護,拒絕將其交給其本國或經常居住地國。
政治犯不引渡原則形成
該原則形成于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后西歐一些國家的國內立法和各國間的引渡條約的規定。
1793年《法國憲法》中規定:法國給予為爭取自由而從本國逃亡到法國的外國人以庇護。這是關于庇護政治犯的立法的開端,也為政治犯不引渡原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1833年,比利時制定了第一個禁止引渡政治犯的法令。后來,在歐洲國家間訂立的引渡條約中,大都有政治犯不引渡的規定。這樣,政治犯不引渡就逐漸成為歐洲國家普遍接受的原則,現在已成為各國公認的國際法原則。
政治犯不引渡原則理論基礎
為什么政治犯不引渡卻不得而知,個人觀點認為,可能政治犯被通緝原因并不是因為其犯的是大眾情感不能接受的罪責,往往是其本國的政黨基于自己的觀點和政治犯的立場不同而加以迫害,其余國家若將其引渡,可能有違人道。
因為國際法對政治犯罪的概念并沒有作統一的解釋,而且對于某種犯罪行為是否屬政治犯罪的決定權屬于被請求引渡的國家。這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行其是的狀態,甚至存在濫用該原則的情況,另外,在政治活動中兼實施普通刑事犯罪行為,即在混合犯罪的情形之下如何適用這一原則也存在問題。國際上對這一難題的解決辦法主要是把一些罪行從政治犯的概念中排除。
引渡條約相關公約
我國與泰國,俄羅斯,白俄羅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哈薩克斯坦,蒙古,吉爾吉斯斯坦等一些國家簽訂了引渡條約,并且參與了很多實際上涉及引渡問題的公約,比如《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消除一切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等等。太多了,就不一一列舉了。
引渡條約法律依據
引渡條約是國家間引渡罪犯的依據。因為國際法上沒有賦予國家以引渡的義務,在沒有引渡條約的情況下,是否將罪犯引渡回申請國完全是被申請國自己的事情,對于賴*星案件來說,如果中國和加拿大沒有引渡條約,那么加拿大想引渡就引渡,不想引渡就不引渡,我國沒有絲毫辦法。但是如果有了引渡條約就不一樣了,引渡條約一般會約定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關于互相引渡罪犯的相關條件和其他事項.如果在條約中承諾對某個國家的罪犯進行引渡,那么引渡就成為了國際義務,必須履行,沒有正當理由不能隨便拒絕引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官司律師費算誰的
2021-02-24裝修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3有限公司章程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人身保險受益人為配偶,離婚后受益人怎么認定
2020-12-16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怎樣索賠
2021-02-10國有出讓土地的使用權轉讓條件
2021-01-08開發公司有拆遷補償協議嗎
2021-02-24房地產公司拆遷補償款多少
2020-11-25廠房和商鋪的拆遷補償有何不同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