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損害賠償的含義以及包含的范圍
精神損害賠償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權或者是某些財產權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財產利益受到損害并遭到精神痛苦時,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親屬有權要求侵權人給予損害賠償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般而言這樣的精神損害通常包括兩個方面的情況,一種是因遭受有形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害而導致的精神損害;另一種是未遭受有形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害而直接導致的精神損害。精神損害包括兩種形態,一種是受害人可以感知到的精神損害稱為積極的精神損害;另一種是受害人由于心智喪失或者其他原因無法感知的精神損害稱為消極精神損害。當受害人由于侵權行為所導致的精神上的損害達到一定的程度,要求侵權人進行賠償,這個是非常有必要的,也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
在司法實踐中,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是:
(1)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以及隱私權或者其他人格利益。
(2)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
(3)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4)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另外,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對于精神損害賠償數額一般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1)侵權人的過錯程度;
(2)侵害的手段、場合、方式等具體情節;
(3)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5)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6)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當自己的人身權受到侵害的時候,當事人在請求物質損害的同時,還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高空拋物關多久
2020-12-01動產抵押具有追及力嗎
2021-02-04車禍得到對方諒解可不可以免刑事責任
2021-03-17探望權可以拒絕嗎
2021-02-23結婚自由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0-12-21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飛機延誤險的具體規定是如何的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龍卷風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失業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6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被盜車輛撞傷人,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