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調解是在依法成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依法對民間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勸導,從而使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和解協議,解除糾紛的活動。那么,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程序是怎樣的呢?詳情請見下文。
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程序
人民調解屬于民間調解,是化解矛盾、消除紛爭的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之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立健全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的若干意見》規定,經行政機關、商事調解組織、行業調解組織或者其他具有調解職能的社會組織對民商事爭議調解后達成的調解協議都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當事人應當遵守和履行。
一、受理
依醫患糾紛當事人申請受理調解,當事人沒有申請的,可主動調解,但當事人表示異議的除外。當事人申請調解糾紛,可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受理調解糾紛,應當登記。
二、指定調解主持人
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患糾紛,應指定1名專職人民調解員為調解主持人,并可由患者或家屬從專家庫中選擇兼職調解員。遇重大復雜糾紛或根據需要可指定若干專兼職人民調解員參與調解,必要時可請當地鄉(鎮)和患者常住地人民調解員參與。
三、調解準備
調解主持人分別向雙方當事人詢問糾紛事實和情節,了解雙方的要求及其理由,必要時向有關單位征集資料,核實情況,向專家咨詢,做好調解前的準備工作。
四、依法調解
調解一般在調解機構內進行,根據需要也可以在便利當事人的場所進行。調解前應告知當事人關于人民調解的性質、原則和效力及當事人在調解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調解主持人應當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引導、幫助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調解不成的,要防止糾紛激化,引導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
五、制作調解協議
經調解成功的,應制作調解協議,協議書使用司法部統一的文書格式。調解協議應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糾紛簡要事實、爭議事項、雙方責任、雙方達成的共識及履行方式和期限等。調解協議應由雙方當事人和調解主持人簽名,加蓋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是指什么
2020-11-17離婚訴前調解怎么說
2021-01-11高空拋物判多久
2021-01-06物業維修費能否計入物業管理費
2020-11-17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申請強制執行是否停止計算利息
2020-12-11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自助存包丟失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2020-12-04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