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馬某等四人系患者呂某(已故)的遺屬。
被告徐州市某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甲醫院)。
2003年11月18日,呂某因病到甲醫院就診,被告醫師為其開出處方,藥物為濟復德、**樂克、消心痛,但呂某沒有及時取藥,至12月15日才持該處方以兒子的名義取走藥品。
12月16日,呂某第二次到甲醫院就診,主訴心前區痛一天,病史記錄為“今日上午感心前區陣痛兩次,胸悶,無出汗,左手麻、既往曾有類似發作,診為心絞痛”,體檢“一般可,心率齊,88次/分,A2亢進,兩肺(—),BP:110/80mmHg”,診斷“心絞痛”。輔助檢查無。接診醫師開出藥物為濟復德、**樂克、消心痛、維*欣。
12月17日,呂某仍感不適,第三次前往甲醫院就診。接診醫生開出葛根素靜滴,在等待輸液過程中,呂某突發意識障礙,顏面青紫,跌落地面。后經搶救無效于當日18:00宣布臨床死亡。
呂某死亡后,遺體由甲醫院派車送至殯儀館,得到家屬同意后火化。
另查,呂某發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本案在審理中發現原告馬某曾對呂某病歷日期進行涂改,即將原來的“12月16日”改為“12月15日”,將原來的12月16日病歷分成12月15日、12月16日兩天。對其他部分未做改動。
本院委托徐州市醫學會對呂某診療過程進行技術鑒定,分析意見為:“1、診斷不明,醫方未能給與必要的輔助檢查;2、本案例未行尸檢;3、根據搶救過程中的心電圖,醫方未行除顫治療;4、根據病史和治療過程,擬診①冠心病、急性冠脈綜合癥、心源性猝死;②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重癥)、心源性猝死;③急性肺梗阻;④主動脈破裂;5、醫方對患者病情轉歸估計不足。”結論為:“本病例構成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方承擔主要責任。”
甲醫院對市醫學會的鑒定報告不服提出重新鑒定,江蘇省醫學會分析意見為:“根據病史、檢查及心電圖表現(室速、室顫),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為心跳驟停,至于其病因因未做尸檢難以確定。醫方在診療過程中,對病人病情的嚴重性認識不足,未做必要的檢查,處理不得力,未按不穩定性心絞痛的常規處理,未給與阿司匹林等針對性治療,病歷上也缺少要求病人住院的記錄,對本案例心跳驟停病人未行除顫,治療有缺陷。本病例病人病情重篤,發展迅速,死亡有一定的突然性,疾病本身是造成病人死亡的直接和主要原因。”結論為:“本病例屬于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方承擔次要責任。”
「裁判要點」
徐州市泉山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盡管原告對呂某的病歷日期進行了涂改,但對診療內容并未改動,且時間跨度僅為一天,不能認定足以影響鑒定結論,故改動病歷的過錯不能影響原告應得賠償的份額。根據病歷記載,呂某在2003年11月18日已經向被告求治,盡管沒有取藥,但其在12月16日再次就診時,已經陳述既往病史,接診醫務人員未能引起重視,未能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診斷不明,具有過錯。在12月17日的搶救過程中,被告又未行除顫,治療存在重大失誤。呂某死亡后,未告知患者家屬可行尸檢以明確死因,造成鑒定過程中對于呂某的真實死亡原因存在爭議,被告亦有過錯。本院酌定被告方承擔70%的過錯責任,呂某患病初期未遵醫囑接受治療對自身病情加重亦應承擔相應責任,本院酌定為30%的過錯責任。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八條、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的規定,判決被告徐州市某人民醫院賠償原告馬某等四人喪葬費、精神撫慰金、被扶養人生活費155253.21元。
一審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不服并提出上訴。二審期間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由上訴人甲醫院在調解書簽收之日起始起十日內付給上訴人馬某、林*啟、呂*鶴、呂*超醫療損害賠償款及一審訴訟費共計158640元。
「評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第三方參與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7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治安案件人跑了怎么辦
2020-12-03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是什么,包括哪些特征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