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外出受傷,醫院有責任嗎
如果是自己私自出去,醫院沒有責任。如果請假外出,醫院有責任。
病人請假外出,醫療機構承擔的相關義務
毋庸置疑,醫療機構承擔的主要是診療義務。但同時,類似于賓館、酒店等服務經營場所,醫療機構還承擔了病人的安全保障義務。該義務的主要內容是在特定的服務場所,權利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應當得到保障,義務人應當對這種人身和財產安全履行相應的積極作為或者消極不作為義務。
結合安全保障義務及醫患之間信息獲取的差異,筆者認為,病人請假外出醫療機構應盡到以下四種義務:
1、審核義務。醫療機構對病人外出申請的審核分為兩種情況:對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要病人在意識清醒、自由意志下提出申請,醫療機構即應做出相應的審核;若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則需其法定監護人書面申請或同意。
2、告知義務。由于醫療行業的專業性,病人對自己的病情及外出可能發生的風險并不一定完全知曉。對此,醫療機構應當履行充分的告知義務,明確告知病人病情及外出可能存在的風險和不良后果等。如果是無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還應告知其法定監護人。
3、勸阻義務。對病人外出的請求,醫療機構審核發現不宜外出時,應及時勸阻病人,明確告知病人(及其法定監護人)其病情不適宜外出。
4、注意義務。即對病人外出安全的注意義務。即,對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病人,醫方應確定病人已及時與其指定的委托代理人或其家屬聯系,告知外出情況。否則,醫方應及時聯系,告知病人外出情況;如果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醫方應通知其指定的委托代理人或其家屬,且由他們陪同外出;病人沒有法定監護人的,應及時聯系有關部門。
醫療機構的上述義務,屬于民法理論中的附隨義務,仍屬于醫療服務合同中義務的范疇。根據民法相關理論,附隨義務是一種附隨于主、從給付義務的補充性義務,包括照顧、通知、協助、注意等義務,根據產生時間不同,可表現為先契約義務,或伴隨于債的履行過程中,或后契約義務。附隨義務維護他方當事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具有利益全面協調功能,促進主給付義務的實現。上述義務,有利于促進醫療機構診療義務的實現,也是對病人人身、財產安全保障的應有之義,具有利益協調功能。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出資買房注意事項
2021-02-10喪偶再婚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2021-01-14什么是殘廢等級
2020-12-14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