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損害責任鑒定中存在的弊端有哪些
(一)雙方當事人提出不同鑒定方式時出現法律空白
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當醫患雙方就同一糾紛提出不同鑒定方式時該如何處理,而出于不同的訴訟請求,醫方和患方往往會選擇不同的鑒定方式,這不僅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了麻煩,同時也給法官出了一些難題。這時法院面臨的情形可能有下面幾種:第一,決定只做醫療事故鑒定;第二,只做醫療過錯鑒定;第三,兩種鑒定同時進行;第四,先做醫療事故鑒定,如果不是醫療事故再做醫療過錯鑒定。而無論法院作出哪一種決定,都可能會讓未被法院認同的鑒定申請一方對將來的鑒定結論產生心理上的不信任或者不服從。
(二)現行“雙軌制”導致賠償“二元化”結構
在訴訟中,如果當事人選擇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方式,那么賠償標準則應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賠償;;如果當事人選擇的是司法過錯鑒定方式,則賠償標準就應該按照最高院的《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標準賠償。兩者的賠償標準不同,計算方法差距很大,于是,同一醫療糾紛卻得到不同的賠償數額,導致賠償“二元化”結構。
(三)存在著公信度問題,有“自我鑒定”之嫌疑
醫學會實際上是一個官方色彩很濃的學術組織,是在政府指導下開展工作的。通常情況下,醫學會的成員也就是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醫學專家庫的成員常常具有雙重身份,導致實質上是“自我鑒定”的模式,其公信力較差,也正因如此,司法過錯鑒定制度才應運而生。此外,專家鑒定組對鑒定結論實行集體負責制,而集體負責制的根本問題就是無法追究個人的責任,也就出現了在法律上可以追究責任而在實際上并不能追究任何鑒定人的責任的現實狀況。
綜上所述,通過對醫療損害責任鑒定中存在的弊端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從而使人們對此問題具備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進而也有利于人們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加以改善。若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一下我們律霸網的在線律師,由專業律師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主債務過期怎么解除抵押權
2021-03-25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醉酒駕駛有案底嗎
2021-01-22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有什么積極效果
2020-12-18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法律對保險事故的鑒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8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26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2021-01-14回遷房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要交嗎
2021-03-02土地作價入股如何登記
2021-02-10空白的安置補償協議可以簽嗎,會有什么風險
2020-11-26賓館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怎么計算
2021-03-25農村拆遷人員安置補償方法有哪些
2021-02-07漳浦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