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損害責任參與度劃分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五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七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八條,“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第六十條,“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
(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三)限于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按照《侵權責任法》的上述各項規定,醫療損害責任歸責原則適用的是過錯責任或者過錯推定,醫療機構只要因過錯造成醫療損害或者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就應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而不是承擔相應的或者適當的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并沒有將自身體質與所患疾病歸咎于患者,實際上患者因病就醫診療本身并不構成過錯,也不應當被視為過錯。按照過錯責任制,無過錯則無責任,故患者不應當成為承擔醫療損害責任的主體?;颊咧挥性凇肚謾嘭熑畏ā返诹畻l規定的情形下,才自行承擔責任,而免除醫療機構的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醫療損害責任參與度劃分的法律法規有哪些的問題解答,醫療人員有責任救助患者,但是患者也一定要配合醫療人員進行治療,如果不配合或者偽造病例等最終造成事故,患者也是要受到法律的懲罰。讀者如果需要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盜取公司財物上百萬如何量刑
2021-03-04河道整治拆遷的實施主體是誰
2021-03-12交警行政復議有用嗎
2021-01-06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一審承認的事實二審不承認怎么辦
2021-03-25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