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的訴訟時效相關法律規定
醫療糾紛的訴訟時效到底有多長,這是困擾廣大患者的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法律規定可以得到答案:
1、《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予保護?!?/p>
2、《民法通則》第135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p>
3、《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由此可見,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一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鑒于醫療糾紛專業性極強,實踐中一般采用“知道”而非“應當知道”的標準,具體來說,即患者知道有損害后果發生時,可以以此作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點;或損害后果出現后一段時間,患者通過某種途徑知道權利被侵害(即知醫院有過錯)時,也可以作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點。但最終損害后果出現后超過20年患方未起訴的,喪失勝訴權。
同時,如果患者有證據證明其在一年內曾向醫院提出賠償要求,或雙方經第三方調節機構調解的,構成訴訟時效中斷,訴訟時效期間將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仍為一年時間。
如何確定醫療糾紛訴訟請求
一般醫療損害賠償糾紛訴訟請求的項目及數額確定如下:
因就醫治療支出的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具體數額確定同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區別不大。
因致殘而主張的項目。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撫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
殘疾賠償金計算與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不同,表現在:計算標準不同,按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年限不同,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在發生醫療糾紛時,一定要分清雙方的責任問題,才能保證訴訟結果的公證。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安抓錯人怎么辦?會有相應賠償嗎
2021-02-12酒后襲警罪會加重量刑嗎
2021-02-09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什么是擔保期限
2021-01-01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