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損害賠償責任構成要件有哪些
醫療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以下四個:
(一)必需有損害事實
醫療損害賠償的損害事實是指某種行為致使患者財產權或人身受到侵害,造成財產或非財產減損的客觀事實。包括醫療過失或過錯造成受害人死亡、殘廢、增加病痛,延長了治療時間、喪失了好的治療前景的事實,也包括出現上述情況導致的受害人及親屬精神上的焦慮、憂愁、苦惱的精神損害,還包括由于上述情況出現而導致受害人或其家屬多付出的物質上的損失。目前,對醫療事故中精神損害的賠償,在《條例》中已有規定,但賠償范圍過于狹小,數額偏低。
(二)必須有違法行為或技術上的失誤
醫療糾紛損害賠償案件中,違法一詞應作廣義理解,即不僅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更重要的是違反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實踐中,因醫療事故承擔民事責任,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由于醫務人員違反規章制度或技術操作規程,而不是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違法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兩種形式。作為是行為人積極地實施了法律或規章制度禁止的行為。不作為是指行為人消極地不實施法律或規章制度要求實施的行為。不作為違法行為的構成前提是行為人負有法律所要求的某種特定義務,不履行這種義務即為違法。這種特定的義務可以是法律直接規定的,也可能是特定職務或業務所要求的,如醫生的職業決定他有搶救病人的義務,消極地不去搶救就是不作為的違法行為。醫療糾紛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要件中,有一與其他民事責任的行為要件不同之處,那就是在技術事故的情況下,醫生只要存在操作技術的失誤,比如,手術醫生由于對臟器認識不清而誤摘,此時醫生即使完全按照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操作的,也仍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三)損害事實與違法行為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是確定醫療糾紛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之一,如果醫生的違法行為與病人的損害事實之間沒有因果關系,那么不管其他條件是否具備,醫院都不承擔責任。
(四)必須有過錯
一般情況下,行為人只有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及損害結果有過錯,即存在故意或過失,才承擔民事責任。在醫療糾紛中,醫療方的過錯只有過失一種形式。因為故意造成病人損害后果的就構成刑法的故意傷害或故意殺人案,不再屬醫療糾紛的范疇。醫療糾紛中的過失應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或過于自信的過失兩種。其中理應包括醫療差錯在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過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1-01-11購房黃皮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4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1-01-10簽土地承包合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2021-02-14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由誰制定
2021-03-20征地拆遷時,只能選擇拆遷安置房怎么辦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