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外執行,是指被判處剝奪自由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監執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規定,將其交付一定機關,在監外來執行刑罰的一種執行辦法。
按照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對監外執行的罪犯,可由公安機關委托罪犯原居地的公安派出所執行,基層組織或者原所在單位協助進行監督,妨礙在監內執行刑罰的情況消失后,對罪犯仍需收監執行。
相關知識:
對在獄內服刑的罪犯,監外執行的程序如下:
1對于罪犯卻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開具證明文件,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審批。罪犯所在單位可提供有無偽病、偽病詐病以及自殺、自殘蹬情況供醫生參考。對符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由監獄提出書面書面一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機關批準。批準機關應當將批準的暫予監外執行決定,通知執行地的縣級公安機關和原判人法院,并抄送人民檢察院。
2人民檢察院認為對罪犯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當的,應當自接到通知之日起1個月內將書面意見送交批準暫予執行的機關,批準暫予執行監外執行的機關接到人民檢察院的書面意見后,應當立即對監獄執行罪犯的監督改造。
3罪犯在出監之前,監獄應當填寫《罪犯出監后登記表》,連同批準監外執行決定一并送交執行地的縣級公安機關。原關押監獄應及時將罪犯的監督改造。
4罪犯在監獄執行期間,如果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原關押監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減刑或者假釋的解釋。
5暫予監外執行的情形消失后,對刑期未滿的罪犯,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通知監獄收監;刑期屆滿后的,由原關押監獄辦理釋放手續。罪犯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死亡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通知原關押監獄辦理釋放手續。罪犯在暫予執行監外執行期間死亡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通知原關押監獄。
6對家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罪犯,可以將罪犯及其檔案材料轉給其居住地的監獄管理機關,由該機關指定一個就近的監獄負責管理。在暫予監外執行條件消失時,收監執行;刑期屆滿的,辦理釋放手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品責任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6沒結婚不退彩禮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9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增加股東嗎
2021-02-27民間借貸房產證兩個人名字可以抵押嗎
2020-12-062011誤工費標準:誤工費到底怎么算
2021-01-20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