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后三天不幸去世
1993年,13歲的張-桐因為發熱咳嗽到某醫院住院治療,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出院時,醫院在病歷上做了“隨診”醫囑。9年過去,張-桐成為一家大型軟件公司的技術人員,不僅有令人羨慕的工作,而且與女友兩情相悅,事業愛情雙得意的他意氣風發,憧憬著未來。2002年8月,張-桐感覺胸部不適,在家人陪同下,再次來到某醫院門診處就診。醫院內科臨床診斷后給張-桐提出了每月復診一次配合藥物治療的保守治療方案,一過又是兩年。2004年12月,張-桐在某醫院門診診斷異常,醫院建議張-桐入院。一個多月后,張-桐病情不見好轉。醫院組織外科及相關科室會診后認為張-桐病情嚴重,內科治療效果差,雖能進行手術,但風險很大。醫院將會診意見告知了張-桐及家人,張-桐同意手術。手術前三天,為了給張-桐勇氣,相戀多年的女友義無反顧地為張-桐披上婚紗。2005年1月20日醫院給張-桐做了手術,但不幸的是術后三天,張-桐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聘請律師要討說法
張-桐的死讓親人悲痛欲絕,他們委托南京東方瑞信律師事務所的張-奎、閻*強律師將醫院告上鼓樓法院。張律師認為,醫院未及時明確告知張-桐及家人預防措施,導致其病情未能預防而進一步加重;2002年8月就診時,癥狀已符合手術指征,但醫院仍然采取保守的內科治療,沒有請外科會診也沒告知入院,使張-桐再次錯失手術良機。手術治療期間又未及時檢查監控病情,直到2004年10月才首次要求外科會診。由于院方的保守治療延誤了手術的最佳時機,導致患者術后三天去世。對此,醫院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給付張-桐家人36萬余元。
法院判定醫院有錯
對于張-桐家人的指責,醫院不能接受,甚至還感到有點委屈。在法庭上,醫院辯稱診療行為符合規范,沒有任何過錯,張-桐死亡是疾病的自然轉歸,醫院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雖然在2005年6月南京市醫學會出具了“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鑒定報告,這意味著醫學會認為醫院對患者死亡的后果至少不需要承擔什么大責任。但法院沒有采納醫學會的意見。法院在審理中根據證據,基本采納了張-桐代理律師的觀點,判定醫院有錯。法院同時認為由于張-桐有疾病基礎,也存在對“隨診”醫囑的疏忽,應承擔20%的責任,因此醫院承擔80%的責任,賠償張-桐家人32萬余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轉租糾紛如何處理
2021-03-07贍養糾紛調解能否涉及財產
2021-01-18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保險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二
2020-12-11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怎么辦
2020-12-12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0-11-16拆遷公司可以作為拆遷主體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