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審查”機制
從公訴部門受理移訴案件之日起,承辦案件的檢察官必須在5日內提出強制措施審查意見,檢察機關必須在7日內作出審查決定,確保變更強制措施目的的實現。
在刑事檢察工作中,追訴漏犯、漏罪等工作意在使漏網之魚得到法律追究,得到應有的懲罰,這體現出刑罰從嚴的一面。對于積極認罪、可能判處有期徒刑緩刑以下刑罰、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等情形的犯罪嫌疑人依法變更強制措施,恰恰是體現刑罰從寬的一面。兩者兼顧是寬嚴相濟政策的內在要求,能夠達到公正與效益相統一、化解社會矛盾的目的。
“特別調查”機制
對特殊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未成年人、在校學生,在做出變更強制措施決定前,承辦案件的檢察官應當到其所在的村(居)委會、單位或學校進行特別的品行調查,并形成報告,以此作為是否變更的依據。
采取取保候審必須符合嚴格的條件,對于那些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案件中的犯罪分子,尤其是那些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多次作案的,堅決不能放之任之,否則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將無法得以保障,這是執(zhí)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必須遵守的重要原則。對于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檢察機關理應及時變更強制措施,這是依法辦案原則的內在要求,也是審查起訴部門職能的重要體現。
“回訪聯系”機制
案件辦結后,承辦案件的檢察官必須對變更強制措施的當事人進行回訪聯系,了解其事后表現,建立回訪檔案,隨時了解思想動態(tài),督促早曰回歸社會。從回訪的情況看,及時變更強制措施,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認罪服法,促進了家庭、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對于一些鄰里之間、同事之間、家庭成員之間的輕傷害案件、偶發(fā)的一次盜竊案件等,在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退賠經濟損失后,并能夠認罪悔罪,檢察機關及時變更強制措施,有利于督促犯罪嫌疑人回歸社會,減少社會對抗,化解社會矛盾。
威海市檢察院公訴處長孟-蓮說:“威海市每年有約三分之一被采取逮捕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在判決時被宣告緩刑,作為審查起訴部門,我們辦案時不能單純著重于打擊、傾向于懲罰,而應當慎用羈押性強制措施,注重人權保護,體現檢察機關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道路交通傷殘等級鑒定四級標準
2021-03-17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申請強制執(zhí)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房產證更名程序有哪些
2020-11-13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2-03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產險索賠指南
2021-03-26未按土地出讓合同時間竣工怎么處理
2021-02-03制定拆遷補償方案的主體是誰
2021-03-03城市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都有哪些
2021-01-21評估報告可以拒絕接收嗎,會不會影響房屋補償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