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向個人借款效力有哪些
公司向個人借款的效力在法律上是合法的,屬于法律規定中的民間借貸,對于自然人和組織之間是可以進行金融借貸的行為的,所以企業可以向個人進行借款,但是法律會限制高利貸。
1、企業可以向特定個人借款。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公民與企業間相互借貸屬于民間借貸,為法律所允許,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為有效。
2、向不特定人借款可能被認定為非法集資,可被處行政、刑事責任。 吸收公眾存款和發放貸款都是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
法律規定,設立商業銀行,應當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審查批準;未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吸收公眾存款等商業銀行業務。
如果企業想向社會公眾籌集經營資金,必須達到法律規定的條件,并且履行法律規定的手續,否則,即為非法,行為人甚至可能受到刑法的制裁。
3、企業與企業之間貸款,當前被貸款通則所禁止,且有明確的行政處罰,雖然該規定僅是行政規章、且不合理,但仍有法律效力。
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以下簡稱企業)之間的借貸屬于民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無效:
(一)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
(二)企業以借貸名義非法向社會集資;
(三)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
(四)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
二、企業之間借款的法律后果
企業之間到底借款被確認為無效,即不受到法律的保護,根據《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消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第59條又規定:“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由此,從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看,對借款合同被確認無效后,應依據以下原則處理:
1.維護金融秩序原則:對于企業之間借貸關系應當按照國家有關金融信貸的規范性文件的規定來認定其效力,對這類糾紛的處理,應當有利于維護金融信貸專營的秩序,有利于國家對資金市場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有利于引導企業正確使用資金。
2.過錯責任原則:主要是在合同被確認無效后,作為借貸標的物的資金被占用期間的損失,應當按過錯責任來承擔。
3.公平原則:是指在案件審理期間,應當公平地保護雙方企業的合法權益,既要在明確責任的基礎上,使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有損失的一方得到合理彌補,又不應使任何一方從無效借貸中獲得不應當得到的利益。
根據以上原則,企業之間借貸關系被確認無效后,對涉及的借貸本金、利息及損失主要作如下處理:
(一)對借貸本金的處理: 借貸本金作為無效借貸合同的標的物,必須全額返還給出借方,而不適用損害賠償予以替代。
(二)對借款利息和損失的處理: 在借貸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對合同中約定的利息和利潤一般不予保護。
在實踐中,對無效借款合同項下的利息的處理一直都是沿用最高人民法院《聯營糾紛解答》的規定,即對出資方已經取得或約定取得的利息應予收繳,對另一方處以相當于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的罰款。
綜上所述,如果公司出現資金問題,是可以向他人進行借貸的,前提是雙方在平等自愿的情況下簽訂好對應的借款協議,那么就是合法的,而且協議內容不能有違反法律規定的內容,這樣才能夠受到法律的保護。
借款合同保證有哪些擔保方式
民間借款的利息定多少受法律保?
借款詐騙罪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使用假旅游營運證如何處罰
2021-02-02實習期工資會漲嗎
2020-11-30試用期內不買社保違法嗎
2020-12-09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嗎
2021-02-15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冒領低保金多少付刑事責任
2021-02-10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