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醫療差錯是否賠償有什么規定
根據我國《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二條和第三條的規定,醫療事故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工作中的過失行為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的情形,而醫療差錯則指醫務人員在工作中雖有診療護理過失,但尚未造成上述嚴重后果的情形。據此可以看出,醫療差錯與醫療事故的唯一區別在于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即醫療差錯所造成的后果是一般性的,未達到病人死亡、殘廢或組織器官功能障礙的嚴重程度。
實踐中,醫療差錯又可分為嚴重醫療差錯和一般醫療差錯,前者指醫務人員的診療護理過失行為已給病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延長了治療時間,增加了病人的經濟負擔,后者則指尚未對病人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無任何不良反應。對照你來信所介紹的情況,我認為已構成嚴重醫療差錯。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未對醫療差錯的處理做出任何具體規定,這是該法規的欠缺之處。但這并不意味著病人及其家屬喪失了要求醫院賠償經濟損失的權利。醫療差錯本身也是一種民事侵權行為,它侵害的是病人的身體健康權利。由于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給病人造成了不應有的精神痛苦和經濟損失,已構成民事侵權行為,因此醫療單位理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受害人的經濟損失。具體到醫療差錯的處理,醫療單位應賠償因其工作人員的過失行為而使病人增加的醫療費、護工費等經濟損失。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曾專門發文指出,當事人要求醫療單位賠償經濟損失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只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人民法院應按民事案件立案受理。
醫療糾紛的處理方式
首先,在醫療事故發生后,病員及其家屬應保持冷靜和克制,切忌沖動和過激行為,以免矛盾激化,妨礙問題的解決。實踐中解決的辦法有以下幾種:
第一、協商解決。病員及家屬可以向醫院提出對醫療事故進行調查和處理,要求醫院確定事件的性質并提出處理辦法。在事實清楚、責任分明的基礎上,您可以與醫院進行協商。實踐中絕大部分醫療糾紛是通過醫患雙方協商解決的,它避免了不必要的行政和訴訟程序,可以為病員和家屬節省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
第二、技術鑒定。倘若您和醫院不能就醫療事故的處理達成一致時,可以向當地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提出鑒定申請,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第三、重新鑒定、行政復議和訴訟。您若對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或者對衛生行政部門所做的處理不服,可以在收到鑒定書或處理通知書之日起規定期限內向上一級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當然您也可以直接向當地的人民法院起訴。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醫院醫療差錯是否賠償有什么規定”問題進行的解答,醫療差錯則指醫務人員在工作中雖有診療護理過失,但尚未造成上述嚴重后果的情形,如果是嚴重的醫療差錯是需要進行賠償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轉讓協議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1-01-21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4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別在哪兒
2021-03-20民工蝸居討薪方法有用嗎,農民工還可以如何合法討薪
2021-02-26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超過強制執行時效可以再次訴訟嗎
2020-12-13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