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過錯鑒定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醫療過錯鑒定責任大小程度不同,賠償的損失也不同。具體有以下幾種:
1、醫療事故鑒定的任務是綜合分析醫療過錯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錯行為的責任程度。
2、根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醫療事故中醫療過錯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①完全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錯行為造成。
②主要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錯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③次要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錯行為起次要作用。
④輕微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錯行為起輕微作用。
3、實踐中還存在對等責任,即醫、患雙方各負擔50%。責任程度的不同,對于賠償數額的影響較大,突顯不了過錯程序與承擔責任一致的原則。比如原《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確定,只要鑒定為事故不考慮責任程度,一律承擔100%賠償的內容較為公正、合情合理。
4、醫療事故鑒定書中的“主要責任”或“次要責任”抑或“輕微責任”,是對事故原因力的認定,其本來意義是“主要原因”或“次要原因”,只不過醫療行政部門對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處分,是以原因力作為主要依據。
5、此鑒定結論不是具體行政行為,不能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其結論只是專家證言性質,在人民法院來說僅能起到證據的作用,沒有絕對的約束力。如果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之責任認定有爭議的,如果合議庭認為有必要,可以單獨就責任程度問題(即原因力分析)再提交人民法院法醫室或委托有關專家作出認定。
醫療過錯鑒定的解讀
1、如果醫療機構明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無須通過鑒定就可以認定其行為存在過錯以及過錯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2、如果醫療機構沒有上述情形,不經過鑒定不能確定醫療機構是否承擔侵權責任的,此時沒有鑒定意見,根據已有證據,法院不能直接認定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是否具有過錯以及過錯與損害后果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就應當要求患者參加鑒定,并向其釋明拒絕鑒定可能承擔的法律后果。
3、如果患者本身不配合導致鑒定無法實施,而法院根據其他證據,無法對案件事實,即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以及過錯醫療行為與患者的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等作出判斷時,就可以判決由拒絕配合鑒定的一方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醫療過錯鑒定責任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醫療過錯鑒定責任大小程度不同,賠償的損失也不同。為降低醫療過錯的發生率,我們每個人在外就醫時,要與醫務人員實時溝通,病情的敘述要通順完整,對醫生的診斷和處方有異議要及時提出,并逐一核對。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務派遣的準則有哪些
2021-01-09構成醫療事故的條件包括哪些
2021-03-24父母離婚誰是監護人
2021-01-04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不同點
2021-01-22私人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1-30房屋拆遷評估報告的有效期是多長
2020-11-29南京農村拆遷補償多少平方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