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拾得遺失物現金不歸還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拾得遺失物是指發現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
將他人財物據為己有,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據,應屬不當得利。此外,我國刑法規定,將他人遺忘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且拒不交出的,按照侵占罪予以處罰。如果拒不交出他人財物,應以侵占罪提起刑事訴訟。但不存在拒不交出撿拾物的情節,不應作侵占罪對待,不能認定為犯罪,不能以刑法懲戒,其行為只能由民事法律規范予以調整。
如果失主要求還而拒還,且數額達到犯罪標準,可以構成侵占罪。《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拾得遺失物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綜上所述,有的居民在散步或者乘坐公交車的時候,可能撿到現金,這時應該及時上交給公安機關,拾金不昧也是我國優良傳統。如果撿到現金數額很大,自己據為已有拒絕歸還的,可能會對方起訴,或者公安機關介入,以侵占罪立案,這樣性質就嚴重很多。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鋪轉讓合同房東要簽字嗎
2021-01-22寬帶賬號密碼是否屬于“公民個人信息”
2021-01-11攝影作品著作權侵權投訴程序
2020-11-30事故處理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0-11-12駕駛證十年到期多久需要再換
2021-03-11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